
主播简介

夏至饮绿一阴生
——摘自静清和《茶味初见》

冬至饺子夏至面。在我们北方,夏至这天是一定要吃面的。“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天。”
夏至一阴生。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物极必反,重阳必阴,热极生寒,从阳气最盛的夏至这天开始,阴气开始萌动了。表现在自然界中,那些对阴气比较敏感的动植物开始出现。我们能见到的,像是知了振翼而鸣,半夏生长,木槿花欣欣向荣,等等。

在赤日炎炎的夏季,畅饮一杯翠绿春深,足以抵御似火的骄阳煎熬。一碗喉吻润,心生清凉意。暑热的烦躁难耐,竟被茶化解为清和妙时,这就是绿茶祛暑安神的玄功。
夏至这天,我一早来到茶斋,清供一支白瓣蕊黄的木槿,沐手焚香,安排夏至的清凉茶会。择茶、煮水、涤器、瀹绿。茶品共有四道。

龙池凝碧,是赵恩语先生亲手炒制的绿茶。老先生隐居九华山36年,著文做茶。他炒制的传统绿茶,香气清幽含蓄,甘甜中有一股山野清泠之气弥漫齿颊。
径山绿茶,一芽一叶,烘青工艺保留其清香翠绿。玻璃杯中冲泡,如兰花朵朵绽放。径山茶独特的板栗香,又似兰香,味道鲜爽特异,饮毕喉韵绵绵无绝。径山茶在市场所见不多,但其历史的悠久、底蕴的深厚,是其他绿茶难以望其项背的。

湄潭翠芽,外形嫩绿,形似葵花籽,是我喝到的最养眼的绿茶,香气清芬扑鼻,茶芽弯弯似少女的秀眉,那种在水中交互起伏的赏心悦目,让我想起杜甫的“嫩蕊商量细细开”。
荒山坪的大叶安吉白茶,是大茶兄赠送的。外观黄绿粗放,叶片肥厚卷曲,无梗无芽,外形近似六安瓜片。但品起来却是水细甘甜,类似玉米花的香气高扬,其水厚和耐泡程度,均胜过之前的明前芽茶。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对茶而言,则是未必。西湖龙井老茶树的成茶品质,要比新培育的早熟品种高出数截。而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绿茶,其耐泡度和香气、滋味,也要好过形美的单芽茶许多。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夏季人体外热而里寒,要注意呵护体内不足的阳气,以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最智慧的茶饮之道,即是顺从四时、节气的阴阳变化,身心保持与自然的息息律动。
《黄帝内经》云:“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夏季饮茶,不贪生冷,也不要只图痛快。对寒性较重的普洱生茶,清香型的铁观音等,不宜过浓、过量饮用。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过浓的茶都会偏寒。对于任何的茶类,都有解暑清热功效,但皆须适可而止为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