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待真丝
——杨舒凌
盛夏,又是一个绿色满溢,裙裾飞扬的季节,如丝的情绪清凉扑面,每到这时我那段段白绸一样纯净温润的“真丝”情怀,就开始潜滋暗长,悄然绽放。
不知从何时起就与“真丝”结下了缘份,是小时候总想抚弄的奶奶夏天穿的那些细心呵护的“香云纱”,是好久好久以前看的电视剧《戏说乾隆》里的那件金无箴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倾倒乾隆帝的蛟龙腾跃,素净留白的白缎坎肩,还是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裹挟的一件件绮丽精致的丝质旗袍……总之就是真丝那种绵软的、轻柔的、若有若无的感觉每每让我怦然心动。

若去北京,定会赶往王府井,去瑞蚨祥老店看真丝绸段。其实真正看的不是缎子,是皱丝。缎子太亮,像是化纤的,不喜欢。我喜欢的是优雅珍珠般的亚光的那种,她们静静地伫立在柜台里,似话少的缄默腼腆的女子,端庄安详。
还喜欢一种暗花的锦丝,那图案花形不是福寿禄、不是万字、不是格子条纹、也不是抽象的几何……是那种小家碧玉的:两三片叶子、一朵含苞待放。不明了究竟是什么花,但隐隐然似有暗香浮动,小家碧玉得十分斯文含蓄,如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逡巡在这些由内而外散发美丽的丝绢旁,目光在她们身上细细的摩挲,不由得心里升腾起无限的柔软。真丝不言,却自有威仪,它让人不容小觑她的价值。让人不由得不去小心的呵护,似乎稍稍有点怠慢就会光华不再,黯然神伤,那种真纯无法被代替。

这几年新型衣料层出不穷,竹炭的、纳米的、各种环保聚酯的……可我还是割舍不了那份旧爱。衣橱里,除了棉麻就是我每年夏季精心挑选的真丝衣裙,颜色也一如既往的是素雅的浅颜色,这些衣服都是我珍藏的有年头有“故事”的宝贝,每到夏天这个季节,我都把她们取出,分类晾晒、熨烫、细细打理。那件“曼君园”的胸前绣着大朵紫色牡丹的月白真丝小衫,穿了近十年了,虽然款式稍显陈旧,可是穿在身上还是那么舒服。轻薄,柔滑,透气,轻盈,像是极为贴心的江南女子,关怀却不留痕迹,体贴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一袭真丝在身,恰如品陈年窖藏红酒,越品越上瘾,越穿越爱穿,越买越带劲。每次到了真丝布店都会很贪婪的移不动脚步,又好像与真丝达成了一种默契,每年夏天都会选上几块真丝布料。我若生在“白流苏”年代,一定把银子都花在绸缎店,哪怕是买回去压箱底儿,在静谧的夏夜取出一匹,贴着面颊,那一片冰凌也温存……

都说女人穿衣其实穿的是一份心情,真丝似乎就天生具来有一种温婉和大度,一种自然的宁静与安详,犹如炎炎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这样裙摆飘逸的行走在夏风里,心情怎能不豁达明净。
作者简介:

杨舒凌,财务工作者,性情散淡平和,眼中尽是美好。热爱生活,喜爱阅读朗诵,信奉人都应该诗意栖居,细数那些生命中的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