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芳老师的微信让我如沐春风——读书有什么好处?
池朝兴
2022年6月20日
上图:李剑芳老师

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洛克菲勒这段话告诉你,让你受益终身。他说:孩子,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人生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书便宜,但不意味知识的廉价。虽然读书不一定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让你锦绣前程,但他一定会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笑有度。所以各位啊,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我们不妨看看李剑芳老师。李老师爱读书,宁静致远,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红尘,优雅朴实的言谈举止,让人觉得老师就是一盏明亮的灯。
李剑芳老师的微信,让我如沐春风。
他的微信,让我学习陶冶了他的博学,他的高贵,他心中有料能够信手拈来!让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尊重,他对我的厚爱,他对我的鼓励!现在摘录最近的几天微信——
上午好!今日周四,国历十一,祝您平安,快乐,甜蜜!
欣赏完荷花,我们一起去荔枝园走一走吧:
很多人都只知岭南有荔枝,更知道这几句写荔枝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今天,邀您去看一眼非岭南的荔枝:
锦江近西烟水绿,
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
游人爱向谁家宿。
《成都曲》—唐.张籍
这个曲子,描写了成都及其附近的风物和尘世繁华热闹喧嚣的景况,表现了诗人对太平世界和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的写景抒情太平常了,俯拾皆是哦。而我要请您关注的,是曲中的第二句:“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明确地说了:“雨后,山坡上的荔枝已经成熟”,读了这句诗,您或许会惊觉:啊!原来成都也出荔枝呀?
怎么样,读诗有好处,开眼界,长知识了吧?
啖颗荔枝,祝您日子甜蜜
早晨!又到周末,祝您健康,平安!
周四关于四川产荔枝的短信发出后,收到我的老班长,珠江电影制片厂资深高级摄影师郑康振先生的如下短信回复:
“感谢老同学的导读。诚然,作为岭南佳果代表物种荔枝,本应限于两广。第一次知晓四川有产荔枝是高州荔枝博物馆其中有个四川园。确实意外,可能是宝盆的温润胜似岭南吧。看完老同学的导读,方知早有詩载,真的应了书中自有黄金那句老话了。谢谢老同学。”
郑康振先生的短信,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佐证了成都产荔枝,这是真的;二是成都产荔枝的原因,除了土地肥沃,是有类似岭南的温润气候条件。这也让我对张籍的这首曲子的理解更深入全面了。看来,学习也是需要相互交流,才能有更多得益。谢谢郑康振先生的交流。顺便说句题外话,我为何在短信中说学诗心得?吃饱撑的?显摆?其实都不是。最根本缘起于国家有在二o二五年全面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规划,我只不过想为这个规划的实现做一点小小的添砖加瓦罢了。若您能理解,我感激不尽。
说偏了,打住!再祝您周末愉快!
早上好!又到周二,祝您吉祥!
走累了,就需要歇歇脚!下面这段话,读起来虽然有点骨感,却很实际,转发来与您共享:
“生活里,有很多转瞬即逝,像在车站的告别,刚刚还相互拥抱,转眼已各自天涯。人生就是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听着听着就倦了,看着看着就厌了,跟着跟着就慢了,走着走着就散了,爱着爱着就淡了,想着想着就算了,时间消磨着爱恨情仇、荣辱得失、刚强温柔。倏忽间,已物是人非;眨眼间,已散若云烟。”
唉!……
早晨!周四,祝您健康,平安!
连日多雨,天气凉爽,马上立夏了,还没用上空调,这在广州,似极少見。这不免会使人又想到“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句子来。东波先生这首《鹧鸪天》,如果不牵强于所谓时代背景,单纯作为写雨和雨后赏游词来欣赏,是极美的: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見,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桥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如海,笔如椽。太美了,愿您也有这种雨后情的感受
早上好!又是周六,祝您周末愉快,健康平安!
天气已渐转睛,昨晚,有兴到小区宽敞的的人行道上徐步纳凉,偶而仰望星空,稀星淡月,身边有微风拂过,吮吸着晚籁中的丝丝微香,脑海里又闪过那已不记得是谁写的诗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确实,年轻时熟读的许多诗词,如今己不复脑际矣,细思,不免掠过一丝夕照之隐。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乎?其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方为东坡先生唯美者也。夏夜,有清风明月相伴您和远方的我,想来应是最惬意的吧!
闲聊亦有心:愿能捎给您一日清爽!
《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作者简介:

池朝兴,作品走进社区、学校、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副主任、宣传媒介部主任,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