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功:(1912~2005),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满族,姓爱新觉罗,雍正帝九世孙。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著《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

陈凤桐(1939.9.—)男、汉族,江苏徐州铜山人。中共党员,连云港市文联原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苍梧人家》社区报原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原副会长、连云港市诗词楹联协会顾问。主编《当代楹联墨迹选》《当代书法家座右铭墨迹选》《连云港市古今楹联选》《弥勒佛对联荟萃》,编著《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著有《集联细说》(合作),《竹兰轩联萃》《竹兰轩诗草》《竹兰轩墨痕》《竹兰轩文稿》等。曾获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提名奖”、连云港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奖”、江苏省第二届中国人寿杯“十佳优秀文化老人”称号、全国百名“联墨双优”奖。连云港市档案馆专设“陈凤桐家庭档案展”,连云港市博物馆授予“荣誉馆员”称号。
陈凤桐二方丈室请益启功
作者:卢明清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1981年夏,在《当代楹联墨迹选》征稿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收获时,为了尽快、更好地付梓,使其早日与读者见面,陈凤桐包里装着来自全国各地书法家的几百件书作照片,北上京城,拜请文化名家们帮助遴选、初定入编作品。
在这之前,陈凤桐曾通过在北师大学习的校友,写信请得启功先生为连云港市教师进修学院编辑的《唐诗赏析》题过书签,加之这一年的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他亲自到代表的住处面见启功,向他征得了墨迹,与启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这次进京,计划第一站先到启功那儿。

北方七八月间,天气炎热似火。下午在新浦火车站好容易购得一张硬座车票,便匆匆登车,夜里到徐州再转车。陈凤桐深感时间紧迫,不顾旅途疲劳,在列车上,他又将那些作品照片从包里取出,放在小茶几上,一一识别,仔细核对每位作者的简介。邻座的旅客纷纷围观,好奇地问这问那,当大家看到照片上的那些联迹,都交口称赞,说“编选”这件事了不起。第二天上午9点多,列车到达北京南站,陈凤桐下车在附近找了一个旅馆落脚,买来《北京城市地图》,研究去启功住处的路径。
那时大家都没有手机,启功家里也没有电话,进京之前是靠书信联系见面的时间、事项,也不知道启功近日会不会外出。次日,陈凤桐早早起床,简单吃过早餐,即前往启功处。车上车下,走一路问一路,在太阳升到屋檐高的时候,他来到了北京西直门小乘巷,又几经打探,在一家小院前停下了脚步。只见院子里的两间简陋的平房就像佝偻的老人,黑砖杂瓦,门窗老旧,房顶瓦缝间依稀生出一些杂草幼树,让人感觉好不苍凉。据说,这两间房子还是亲戚借给这位大清皇族后裔暂住的。启功与爱人章宝琛相濡以沫,在这儿一住就是多年,此时,人生知音已经撒手人寰,别他而去6年,失孤的启功一人仍然守在这儿。
开门迎客的是启功先生,一张笑盈盈的脸,戴着圆圆的玻璃眼镜,永远和蔼可亲的样子,与房子的暮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感觉居住在这里的主人就是一尊福佛。在“佛主”客气的引导下,陈凤桐进了屋,这位大学问家屋里的摆设让他更加大为吃惊:狭小的房间里,只有一条凳子、一张书桌、一张床铺,堆放着一些墨香散发的典籍读本。
启功先生戏名这个仿若破伞般的简陋住所为“两方丈室”。身置这样的境地,陈凤桐一路奔波的疲劳顿时消散,赶忙从包里掏出一叠一叠照片,摊在小小的书桌上,摊在这位年近古稀的老学者眼前。启功扶扶眼镜,看着眼前许多联迹,又看着眼前的陈凤桐,竖起大拇指,惊讶地说:“不简单,收获巨大啊!”然后,逐一审视每一件作品的作者、书体、内容,对各家书法造诣给予中肯、准确的点评,并对“编选”工作给予高屋建瓴的指点。
陈凤桐向启老请教一些作品中涉及到的典故源出,启老都耐心地一一分析讲解,使压在他心中的许多疑团云开雾散。启功书法他早就崇拜,而学富五车只是听传说,此时亲见启老不用查阅任何资料,现场面对全国各地几百名书家来稿,从容地说文解字,更使他开阔眼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对“编选”工作的意义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从作品照片中挑出启老撰书的那副饶有情趣的“游连云港福如东海,吃猕猴桃寿比南山”联,感谢启老的赐作,并感谢他对连云港的赞美。启功笑着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但是,您委办的事,我一定得认真,当大事儿完成!”诙谐的话语逗得陈凤桐开心地笑了。

陈凤桐与启老一起沉浸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之中,感到无比幸福,觉得时光就像金子一样宝贵,不觉间几个小时已经过去。时近中午,启老已是汗流浃背,陈凤桐不忍心再劳累老人家,便与他告辞,惜别“两方丈室”。启老将他送到门外,立在阳光里,微笑着向他依依挥手……那一幕,永远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1992年夏天,陈凤桐去北京,专程到北京师范大学红楼拜访启功。当知道他要举办个人书展时,启老爽快地为其题写了展标。1994年11月,全国沿海城市书法美术作品晋京展,启老亲临中国美术馆连云港展厅观展,陈凤桐与老人留下了珍贵的合影。2005年,启功仙逝,陈凤桐悲恸无比,撰“善目慈眉,虚怀静气,高山何仰止;翰园泰斗,学界丰碑,流水共悲鸣”联,悼念这位文化伟人。

卢明清,笔名卢布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著有散文集《猴嘴散记》。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46163792 @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