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传承《珍藏》
济南市民巡访团成员 袁联光
济南市民巡访团辛安团长精心编辑的,他家中两代人收藏的130余幅革命前辈、书画名人的书法、绘画《珍藏》(书画版)画册,终于见到了。
翻开《珍藏》画册,看到了辛安团长父亲辛大公(抗日老干部)及老一辈革命人凝聚的红色心血和革命情谊;看到了战火纷飞年代的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抗美援朝志愿军为党、国家、人民献身的精神;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无论是在艰苦卓绝、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解放后的和平环境中,都抽出业余时间,研究、书写中国传统瑰宝的孜孜不倦追求书法艺术精神。
老一辈革命人书写的笔墨文字,都展现了遒劲有力,神韵超逸 ,苍劲清峻,笔势豪纵,古朴厚实,浑厚高古,劲健雄奇的中国书法文采,令我们这一辈人十分仰慕、充满敬意。
辛安团长的红色传承《珍藏》画册,在新时代,送来了一股朝阳蓝天、清风丽日,送来了一个继承红色血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料和范文。

(上图:老红军、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赠与辛大公前辈的书法。)

(上图:老红军、原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书法。辛安精心收藏。)
见到这本画册,心潮澎湃、格外亲切,里边传承着红色的血脉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四位老红军、正部级领导的书法作品:
第一位,是参加过红军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解放后任山东省委书记舒同, 毛泽东主席称他为“党内一支笔”“马背上的书法家”,他赠与辛大公同志的书法。
第二位,是拉着马尾巴过雪山草地,走过长征的老红军,解放后也任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的书法,他赠给辛安留念。
第三位,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国家原对外贸易部党组书记、代理部长,海关总署原署长林海云的书法。他到济南时当场书写,赠与辛安留存。
第四位,是听过毛主席讲课的老红军、山东省原副省长、原山东省纪委书记陈雷的书法。
他于1925年在济南由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毛泽东同志授课,学习革命理论,支持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他获取了日寇在山东台儿庄地区的军事计划和作战部署,并及时电告我党中央,使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奉命到延安工作,以后又领导了青岛市的地下党工作。他书写书法赠与辛大公同志。
还有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革命艺术家的书法:
刘开渠: 原中国美术馆馆长。1928年入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校学习雕塑。1933年回国抗日,创作了《抗日阵亡将士无名英雄纪念碑》等。建国后,领导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工作,创作了主体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梁步庭: 抗日老战士、原山东省委书记。
武中奇: 抗日老干部、国内著名书法家。
吴卓如: 山东省委党校副书记、副校长等的书法作品。
每一幅革命老前辈的书法作品背后,都有一段真实的革命故事。从《珍藏》中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姥爷的入党介绍人山东省副省长陈雷,找到了我姨夫的老领导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也找到了我妹夫的大爷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还有山东书画界的“三绝”画家王小古的绘画。看到这些珍贵的墨宝,使我十分激动、分外振奋。


(上图:老红军、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党委书记、代部长、海关总署署长林海云,在济南现场书写赠与辛安的书法。)

(上图: 抗日老战士、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工作,并创作其中的《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及《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浮雕。所写《鹤寿》书法赠与辛大公同志。)

(上图:抗日老干部、原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赠与辛安的书法。)

(上图:抗日老干部、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赠与辛大公同志的书法。)

(上图:抗日老干部、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书写的陈毅诗《青松》。辛安收藏。)

(上图:原山东省公安厅厅长孟庆丰书写的《浩然正气》赠与辛安。)
( 一 )
抗日战争,峥嵘岁月,陈雷任青岛市地下党负责人,是我姥爷的单线联系领导人。
胶东革命根据地和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为了开展革命武装宣传,在青岛市即墨县蓝村设立一处革命秘密联络站。姥爷姜正义任站长,对外称呼大掌柜。主要任务是为革命根据地提供紧缺物资:照相器材、药品、金属材料等。
一天,陈雷突然到访联络站,命令姜正义马上转移到胶南丛山之中。原因是:安插在日本运输大队的地下党,被日本宪兵队破获被捕,蓝村联络站目标巳被日本宪兵队发现,如不马上转移,后果严重。
姥爷和联络站全部人员及时转移了,可是被捕的地下党员被日本宪兵队残忍杀害,脑袋被日本宪兵队割了下来,悬挂在青岛城门上方,曝尸三日。并悬赏3000大洋抓捕姥爷姜正义。
1957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到青岛市视查,与青岛市党政军的合影照,就是姥爷的部下、妹夫姜维周亲自拍照的,这也是毛泽东主席在青岛市唯一的合影,十分珍贵。

(上图:由老红军陈雷负责青岛地下党时的部下、姜正义妹夫姜维周拍摄。)

(上图:老红军、原山东省副省长、纪委书记陈雷赠与辛大公前辈的书法。)
( 二 )
1977年,国家商业部要山东省推荐一位副部长人选。省委书记苏毅然找刘凯(山东省商业厅厅长)商量,往年我们山东省向中央推荐的人选,年龄都太偏大,干不了几年就退休了。这次,你看看能不能推荐个年轻的。
姨夫刘凯说:副厅长年龄都不小了,只有办公室主任刘毅年青点,能破格推荐吗?
苏毅然老书记从山东省大局出发,果断拍板:可以这么办!
刘毅任商业部副部长和国家旅游局局长期间,为山东省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很多贡献。


(上图:老红军、原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赠与辛安的书法。)
( 三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济南人过年过节都喜欢喝画家王小古家乡的酒“三沟一河”:双沟、汤沟、高沟、洋河。
那几年,年年去画家王小古家乡采购“三沟一河”。认识了当地很多朋友,他们家中都有王小古的字和画,非常受人喜爱。
王小古的家乡还出了俩个响彻中国的著名历史人物: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一一周恩来,四大名著《西游记》作者一一吴承恩。淮安周恩来总理故居,自己开车去参观多次,至今记忆犹新。故居西临是京杭大运河,四周风景优雅,气候宜人,秋雨绵绵时,桂花处处香。
听当地人讲,王小古是中国当代“三绝”画家之一,画绝、字绝、诗绝,可惜去世早了。如果,晚去世几年,必成中国书画界之大家!

(上图:山东省著名画家王小古的绘画作品。辛安收藏。)
( 四 )
辛安团长的父亲辛大公,是一名抗日老战士、建国后任山东省崂山公安局第一任局长,后任青岛市工业局副局长,五十年代未,任山东省委工业部党委委员(副部长级)兼办公室主任、文革后,任山东省经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级)兼计划处处长。
以后山东轻工业学院(正厅级)成立,其父亲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为了给学院题院校牌匾名字,辛大公院长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带上些山东土特产,拜访了在北京生活的老领导,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非常敬重的请老领导为学院题名。
舒同见到辛大公十分高兴,问明来由,亳不犹豫、欣然挥毫疾笔写下:“山东轻工业学院”七个庄重、俊秀的大字。
在不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血脉的今天,舒同“山东轻工业学院”七个亲笔大字翰墨飘香,已是山东轻工业学院的一一镇校之宝!

(上图: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应辛大公前辈请求,书写的“山东轻工业学院”牌匾。)
在济南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济南市民巡访团是一个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团队;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的团队; 是一个执行命令、听从指挥、讲奉献、能吃苦、冲得上、能战斗的志愿性群众团体。


上图:抗日老干部、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书写的《虎》字,祝愿虎年冲破险阻、虎虎生威!龙腾虎跃!横扫阴霾!辛安收藏。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
征 稿
各位文友,《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一季《璞玉集》,已经正式出版发行,共入编包括著名军旅作家苗长水将军在内的十六位作家,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先生题写书名。
为应对书号价格越来越高涨,作者出版不易的局面,给各位作家、作者提供轻松出版的机会,搭建好对外交流平台,《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极光文艺》,联合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国家正式出版社紧密合作,拟分别编辑出版: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本季收录16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每人20个页码。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本季收录16位诗人、诗词家的诗词作品,每人20个页码。
每位作者配清晰的照片一张并附2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作品不涉及敏感难以出版的题材,所投作品自己按重要程度先后排列,便于编辑取舍。
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单书号正式出版,并附图书光盘一张,每人费用3000元,《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出版后,每位入编作者获样书100册,并参加有著名作家、评论家及相关媒体参加的新书发布会、座谈会,图书将捐赠国家、省、市图书馆和相关大学图书馆收藏,入编者还可成为《都市头条》、《极光文艺》签约作家或者专栏作家,并可在《都市头条》开设专栏或专题,择优在《极光文艺》纸刊或其他纸刊推荐发表作品,还可以介绍加入山东省写作学会等。
欢迎各位作家联系入编。如有出版书籍的文友可单独联系,丛书及独立书号均可,全国多家出版社常年紧密合作。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