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散文:是谁在清明播下的雨种让人家起波澜 /梁朵(江苏)
散文:是谁在清明播下的雨种让人家起波澜 /梁朵(江苏)
精华
热点
22-06-19 19:27
21871
阅读
关注
是谁在清明播下的雨种让人家起波澜
作者:
梁朵(江苏)
天空湿透,旷野湿透,双眼湿透,心湿透。有人念母亲,有人喊父亲,有人哽咽无语。我们谁也不忍喊醒他们,因为我们不知道是谁在清明播下的雨种,打碎了这片凉意十足的芳草萋萋。
雨端坐大地中央,在万物复苏的鼎盛春天掀开尘世波澜,提醒人们该祭祖和扫墓了。那风口的幡挂在人间的风景寂寥得很,却不管不顾的用几朵夺目的菊与荒芜携手,谁又会无聊到借用雨水和白幡来演绎光阴故事呢。可是,因为怀念和牵挂,我才在这个你住了许久的地方等你。自母亲离去,这细雨便归我所有,我恪守十年时间,站在岁月的心坎上,为了不让悲哀的画面蜿蜒,为了不让我在这座城市的脚步被羁绊,只有独自在月亮升起的黑夜里,勉强让孤独的自己一点点宏大起来。收起凝望,拢起哀伤,静静地坐进野花和牧草一片的空旷地带,重新翻看面前卷落杂草的荒凉和你的曾经。
母亲躺在塔陵足足十年。沿着小径进去,两旁种着高大的松柏,还好我的母亲喜欢这些青绿色。我和父亲追随哀思,安置自己哑然的嗓音,在透明的世界与母亲作了十次告别辞。
雨在天幕下纷纷扬扬,此时的风轻轻,烟雨疏疏,只有杜鹃声断断续续地牵着旧忆往前,这愁雨啊,让人有种望断归雁的心境徘徊在梧桐夜月的凄凉。一望那母亲在的小山岭,一看那风烟二三里中沉默的荒冢,心疼的清泪变得浊浊起来。踏上坡地,又靠母亲更近了些,视线里的纸灰在烟雨中无规则飘荡,树叶尖尖上的雨水像父亲眼眶的泪,晃着晃着……
其实祭祀也是一种文化,时刻提醒健在的人们别忘记他们曾经我们身边。生与死,隔着阴阳两界,通俗说起来也就是生命的分界线,也是一种动与静的自然现象。生者在自然里呈现动态,而逝者只静静地长眠于大地下,时间久了就会融入黄土之中。因此,人们常说“人生不长寿,何事不重来?”若看透了人生,那么渔会得鱼,樵会得樵。可在心满意足中收竿,可在山中舒眉收斧,这样的生活也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雨飘地自然而然,远望青绿,总想不明白是谁在清明播下哀伤,雨中一大片进入眼睑,天空也该飞起悠悠荡荡的纸鸢,一种思念也在离殇中渐渐将泪花结成朱砂。此刻也会想起杏花雨和小轩窗,也会被忽然的雨至降温湿痛了岁月路口的记忆,这小巷里的烟雨虽说也温婉轻盈,却总在清明时透着生命的沉重和蹉跎,若立在窗前,那种凝视久久地不愿收回。
我并不厌恶这柳如丝的三月,只是怕这一座山隔断的两两相思,怕一碗孟婆汤被母亲独饮后,不再记得我的一生思念,更怕一人独站月下时,这一低眉,一回首都是牵挂……
因此,我不敢看菊,不敢让喉咙梗咽。失亲的人被凉凉雨水揽进了墓园,用青团的绿汁祭拜。俗话说“梨花一落,清明准到”,可是今天的梨花带雨又一次让人们多了忧和愁,这雷声并未响彻天空,蜗居城市的人们很难发现春天降临,只有梨花早早盛放,院子里的梅灿烂起来,草地上的蒲公英和婆婆纳出现,才知道春雨悄悄地,绵绵地潜入夜。小雨盈盈地绕在天街,叨扰着人间,这一重重,一簇簇的芽抽成的春色,被湿哒哒笼在泪垂三尺的栅栏边,看着这破天无可奈何。
柳与清明一起讲述生死聚合。细雨朦胧里打伞的男女老少更看重祭奠的虔诚,每每雨落地酣畅淋漓时,就有一股股轻烟升腾,就有纸钱卷起,在风的驱使下扯人心肺。
作为一个俗人,我试图丢开描述的青山和哗啦啦的流水,更不想提及阴暗的洞穴和立在阳间的墓碑,这尘世之外的冷清世界,空荡的只有哀歌,我不想再屏息注视春风春雨断开的人间横切面和蒸发在沧桑的阅历。
重新坐回窗前,重新从虚虚实实的人间吸收润湿的精华。让自己活在一座有温度的坟里吧,毕竟,活着的哲学丰腴着人间。
那些值得怀念的面容,就留在山野,沟壑,泥泞……
梁朵,
江苏常州人士,喜爱唯美文字,一些小诗和散文发表于各平台和网站报刊。《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启明星》《凤凰湖》《江河文学》《阿坝文化》《中国诗影响》《奉天诗刊》《几江诗刊》《山东文学社》《长江诗歌报等等。
偶尔获全国大赛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
诗观:喜爱撰写像薄荷那样的清新文字,用几枚简单的词汇记录最真实的情感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265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