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散文:最是清明感恩时/孙凤山
精华热点
春深了,最能抵达“清明”的是感恩。清一色的母爱和留恋,明镜一般的缅怀和回忆,一心盛满的除了感恩,就是缅怀和追念。清明固然是表征物候的节气,更是表征心灵的净土。在清明,感恩情怀最高洁、庄重,缅怀最清纯、深切。在清明,我高高扬起呼唤:“母亲,我来看您了!”在陵园,我低低种植缅怀与追念:“母亲,感谢您生我、养我、教育我!”缅怀,只要把根扎在思念里,便会开放感恩的花朵。沉浸在庄重与静默中,每一滴泪都能抵达春意萌动的守望。有一种心跳叫默哀,有一种存在叫泪如雨下!母亲,为儿一心感恩,所有明媚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敞开为儿的一腔忠诚与情操;一心清明,所有感恩的自觉,无地无处不在滋生为儿的一身正气与力量。此刻,您把一生的辛劳和善良压缩成为儿的回忆,墓碑只为您耸立一生的安详,却为儿耸立与天等高的仰望!母亲,您安息吧,您已把一地清明和一春温暖留给了我。我在墓前放置鲜花,却抬起了春天无限的生机。母亲,为儿此刻跪拜于此,其实是来收割您的博大与无私,拥有永恒的母爱是一种辽阔!一心清明,可以把自己开成感恩的花朵。“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缅怀是温暖和适宜的抒情。春意正浓,一年的思念都忙着年轻;缅怀心切,感恩是深深勒进春意里的绳子。没有白雪皑皑的掩饰,没有霜冻的扑打,深谋远虑的时节,只需泪水就能流出我的赤城与担当。明媚的春光,撞破我对母亲深深的哀思。我想,只要和那些葳蕤的生机一同成长,头顶上就会牵引一大群报效的动词。“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化悲痛为力量,如饥似渴地啃食如金子一般铺满大地的阳光,听春风吹拂灵魂的声音。爱的呓语,通过晶莹的雨露,清澈平平仄仄的牵挂。带着飘飞的思绪,走在明媚的春里,我的人生就永远不会荒芜!再远去的母爱,再萌的回忆,也能錾出奋斗的花、拼搏的果!一心追念,可以演绎感恩情怀。锲入最初的选择与箴言,清明定格着缅怀的春意,萌动春心。母亲,为儿有多少信念、多少追思,将暮春重新打磨?融入清明,清一色的悲痛和明镜一般的哀思,能够填充人生旅途每一个深爱的罅隙。春天到清明,更野了。每个梦更加真实,伸手可握长高的思念。我的前方,正刮着一场万顷春风。此时,我报效的力量也像这清明下的万物,在春风中成长、向善和向上。一心追念,一茬茬绿,为信念换血、为生命换肉、为江山换情!此时,我彳亍在清明,像棵树,张扬春的憧憬,我满满的感恩,化为所有的追思,枝叶一样充满绿。清明是祭奠的根,深深扎在风俗里。我怎能不切入春呢?春毫无保留地萌发着所有的希冀,唯有缅怀和感恩是无法掩饰的。母亲,感恩您一如春的追求,春的归宿一如我的感恩。一目清明,既有追念的泪水,又有报效的情怀。母爱精神,像山上的树木,是长青的;为儿感恩之情,也像新种下的树木,在这春风中成长、向上。清明是有力量的。在清明,抓一把种子,零距离感受土地的承诺;抓一把泥土,零距离感受春天的气息。为春天的美好而祈祷,为生态的和谐而跪拜。是什么力量驱使我循着母亲的嘱托从春天出发?是感恩里的清新之风。春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有我的汗水。在墓前,点燃一炷香,与我的心一般高就够了。母亲,为儿从报效开始,最高贵的追念便是报效。在墓前,为儿做一次自省,这是最清廉的护佑和底气。即使没有偏差,也是一次生命的拷问和追寻。迎着明媚,越过青翠,丢掉忧伤,迸发活力……清明倾其所有为我一春。清明属于您,母亲,为儿只要奋斗过一次,就是无悔的人生。人生有高度,清明有温度。感恩属于我,是我一生的守卫和付出!母亲,请允许我从清明出发,沿着您的足迹,去追赶太阳……孙凤山,安徽芜湖人,1994年加入中国作协。已在《人民日报》(作品版)等3290余家媒体发表作品,已获《人民文学》第二届“科学精神与中国精神”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等1160余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