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敬生不敢惰,畏死不算怂
精华热点
邻居老李,退休了身坯依然壮实,每天准时到小区绿地凉亭出席“想当年”主题座谈会。自我介绍年少时胆大,白天房顶放风筝,晚上爬树掏鸟窝,半夜坟头捉蟋蟀都干过。不知不觉到了“阿爷”级别但风范依旧,聊到兴头上袖子一撸两眼一睁,朗声说道“老早的辰光……”感觉特豪爽。而遇到熟悉的“戳轮胎”:“装得好像老威武,每次进出小区宁愿绕圈子走远路,特意避开边上的殡葬用品店。”顿时一脸无奈的嗫嚅 “这个不好马虎,不好马虎的”。其实老王是有点替众人背锅的委屈。人均寿命逐年递增,殡葬用品店也在增加;小区周边二、三百米小马路不知啥时起就有了两家。其中一家还装潢得“弹眼落睛”,尤其晚上的店招灯光铮亮,就怕旁人不注意;因此也曾引起附近住户“推窗就有‘晦气’感觉”的投诉。但人家不违法又能咋样?所以店照样开、灯照亮;但少有人没事到那里面闲逛的,所以门庭终是冷落。没多久又隔了个单间专营奶茶,取名“喜奶”。但也只增香气,少有人气。对待生死,凡夫俗人都很谨慎。面对生,要像鲁迅小说里写的那样,必须吉言不可妄语;对待“死”更要三缄其口,能离多远就多远,绝不没事找事。前不久,老李的“同事群”里那位“老张”头像下有条信息:“我父亲已于近日仙逝……”各群友纷纷表示惋惜哀悼。孰料,这个“老张”头像隔天早上依然热情地在群里打招呼“大家好”;众群友大眼瞪小眼,一时不敢作答;静默良久终有大胆的问候“老张,‘回来’了?”估计代为“操盘”的儿子知道是闯祸了,没多久便显示“已退群”;立马有群友如释重负地留言:“老了,这种玩笑不好开。“生性豪爽的老李有过两次席不暇暖,衣不解带的“陪床”经历,伴随爹妈走完最后一段路,其状颇为煎熬,家族中长辈也都到“坐八望九”之年;近年陆续接到老人离世通知,然后就是吊唁、鞠躬、唏嘘再贴心叮嘱“节哀顺变”。而每到夜寂半醒时则偷偷“憧憬”自己最后100天、100小时、100分钟会是个啥情况。思来想去就希望过程顺畅点,“五福临门”是新春佳节中常说的祝愿之一,“善终”就恭列其中;所谓“善”当然就是“走”得安然清爽了;用坊间的话说就是“不要拖泥带水”。独怕形如枯槁,令精心打造的“威武”人设毁于一旦。老祖宗欧阳修说得很明白“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畏惧的不会赦免,贪生也不会多活数日。只是生活如“盲盒”,真不知“未来”和“厄运”哪个先到;就像有首歌里唱得:“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若缺少恒心做不到天天慢跑,又抹不开脸晚上和大妈一起踢腿抡胳膊,能做的便是有意识绕绕开,眼不见心不烦只求心安;怂点也不算丢脸,否则咋办?又是清明时节,老李早早预约“正日子”祭扫先祖。想像着如在墓园吟诵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然。不思量,自难忘”,旁人觉得很文化,自己也会颇自得;但若度量当下的每个日出日落,还是希望“先人安息,后人安好,晚点相逢”。毕竟,每个黎明都是新的,阳光下有很多希望和美好。清明时节踏青祭扫,怀念、鞠躬、献花过后还有春风十里,若匆匆一掠岂不轻负人生。陈茂生 男 1954年8月生人 现退休,长期工厂生活,后到传媒业打工十数年;偶有文字见驻报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