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后,首要的是重新建立生活圈子(一)
文/路路通
人在退休后,会逐渐进入老年生活,生活应该也必然会变得越来越简单。那么只要生活就会产生生活圈,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圈子。反之什么样的圈子,也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活的圈子很重要,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因为好的圈子,优秀的人,会在我们消沉的时候鼓励我们不要气馁,生活依然可以很美好。而那些没意义的圈子,只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消耗我们的人生。对于那些没意义的圈子,理应趁早远离。

人在退休前,其实你的朋友圈某种意义上不是你自巳能决定的。但在退休后,因为脱离了职场,不再为利益违心。可以开始重新规划往后余生,怎么过得轻松又很充实,而不是,成天的疲于奔命为生计而劳碌,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明白了人生短暂,不必左顾右盼。退休后依然可以有梦想,用真诚的心去感受,寻觅,探索,发现另一种新的镜界,为自己找到寄托,努力去圆我们一直无法实现的梦,活出真正的自我!退休是旧的结束,新的开始。老年人的生活,一般是早起晨练,晚上溜达。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永远晴天。你将终于可以不再接触一些人和事,终于可以迎来新的生活体验。

一、要建立新的生活圈
退休后,曾经的很多关系终止了,但自己的生活还将继续,这就要建立新的生活圈,日子才会过得舒坦。工作停止了,时间充裕了,就要把兴趣爱好相近的人拉进自己的生活圈。这样做才不会寂寞,比如:旅游圈、钓鱼圈、写作圈、……这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抑郁症,使人长寿。

二、注重健康圈
人老了,身体健康状况差了,需要经常去看病。那就有意结识一些医生新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虚心学习一些医学常识,即使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也比较熟悉你的病情,治疗效果会更好,方便了自己,也养活了医生,是双赢的不可缺少的朋友圈。有意识的疏远一些对身体健康不利的朋友,比如说酒友、煙友、牌友……。

我们的工作状态结束了,但很多人还忙着为生存奔忙。他们没时间跟你交往,自己也就不要经常去打扰他们,浪费他们的时间,所以要疏远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特别要好的朋友保持联系外,其他人就不要去打扰了。其实他们和你只是同一辆车上的过客,自己先下车了,就与他们就没有关系了。

三、要保持和朋友、异性良好的关系
人退休了,可是人际关系没有退休,有的朋友一生都会让你受益,获得他们的帮助,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往来。作为异性朋友,不管多大年纪,和他们相处,距离感永远是必须的,不能越界,不能过近,以免招来是非。

四、要注重亲情圈
退休了,有时间去兄弟姊妹家走走,弥补以前他们对自己的恩情。有能力的多帮助一下困难的家人。多帮忙,但不要介入过深,毕竟他们有自己的儿女。毕竟他们和你有血缘
关糸,你的一生注定了要和他们牵伴。这个由不得你作主。
退休人群已成为网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随着移动互联和5G技术的日益普及,移动客户端对老年人的生活形态和心理健康都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改变了老龄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养老状态,也逐渐形成“老年朋友圈”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老年人的“在线”化产生了两大现象,一是老年人成为各类新闻资讯类信息的最大转发群体,尤其是“养生鸡汤”类文章在线传播的主力军。二是老年人本身也成为各类新闻平台的内容生产者。目前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已逐渐从微信平台向短视频平台迁移。大多乡村老人更喜欢在快手平台驻场,而大多城市老人更喜欢抖音平台。与年轻一代相比,老年人拍摄短视频时更注重自我,有短视频平台方便的录制、有微信平台快捷的转发传播。老年人在进入个人化的传播时代,实现了自我娱乐和“自我造星”。一些老年人开始频频出镜,在这些平台上进入自我价值的实现阶段。

另一部分城市群体是由本身有特长、在退休以后有机会得以二次实现,通过朋友圈将这一特长二次放大。比如诗词圈、朗诵圈、歌唱圈、摄影圈、旅游圈、阅读圈、跑友圈等等。通过这样的圈层,举办线上线下同步的活动,成为一种“圈层文化”。
以上这些都可以算是正能量的圈子。反之就是负能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