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
(为6月19日父亲节有感而写)
文/陶华
总觉得父亲是一座山
母亲则是大海
父亲的肩膀就是山梁
看上去虽贫脊
且具有使不完的力气
父爱如茶
细细品味才能感受生活的真缔
虽没有满口的芳香
却润入心扉
回味无穷
父亲宽阔的肩膀
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没有过多的话语
像一头老黄牛
默默地耕耘着

父亲粗糙裂开了口子的双手
让我从小感知了生活的艰辛
父亲没有过多的叮嘱
却从父亲坚毅的眼神中
领悟了什么叫生活
父亲的脸膛
如泥土的颜色没有任何区别
那是长年淋抹风雨经历的记忆
可父亲的那一颗心
却比金子还要透亮
父亲一生没什么嗜好
就是每天晚上爱喝上一口
一边喝酒
一边总会说上一句
酒这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父亲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
从小到大
一直没有用手打我们一下
再多就是声音大了一点
脸上也总是挂着笑容
父亲做事一向来谨慎
晚上睡觉前
总会来把我们的窗户检查一遍
看到我们都睡了
方才离我们而去
父亲十分勤快
村里谁家做事需要人手的
总会放下自己手中的活
跑去帮助人家
从来不拿别人家的一分工钱

尽管父亲早已去了天国
他那勤劳朴实的一生
犹如秋日里结下的硕果
在我的眼前不断地晃动着
感觉是那么的幸福和美好
人说父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是一棵参天的大树
我敢说父爱如山如画般灿烂
父亲生前平凡勤劳的一生
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今天是父亲节!父亲节不仅仅是父亲的节日,更是子女孝顺父亲的日子。我们要感恩自己的父亲,让所有的父亲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陶华写于2022年6月19日


作者风采:陶华,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后进入宁波市中医院骨科进修。七十年代初携笔从戎,走进海岛军营,先后多次参加了师宣传科报道业务学习,开始爱上了写作,先后在《人民前线报》、《浙江日报》、《浙江广播电台》、《中国农村信息报》、《宁波日报》、《舟山日报》、《舟山人民广播电台》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百余篇。《碧海金沙掏蛤记》获全省十七报一刊散文大赛优秀奖。《哑弹发生以后》获中国人民解放军37502部队首届"八一杯"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二等奖。《海岛军营的故事》获中共舟山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警备区政治部、舟山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纪念舟山群岛解放60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多篇文章入选巜文化地图看浙江》,《故乡的稻香节》一文被《浙江日报》转载,个人先后被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2016年被小岛上的镇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称号,颁发了证书和奖杯。
1999年5月加入舟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著有《桃花岛传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走进桃花岛》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参与策划邀请部分作家协同完成了《桃花墨痕觅安期》编写出版。先后在《中国旅游文学》、《东海文学》、《海阔天空》、《品读春秋》、《文学百花苑》、巜行苇春秋》、《今日作家》、《作家世界》、《军旅红色文学》、《媒体联盟特别报道》、《上海诗刊》、《深圳诗选》、《散文》、巜诗歌》等文学平台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军旅纪实文学作品数百篇。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三到五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1000~15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张馨予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蓝克 心灵活水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