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子赞武汉更潇洒
文/彭根林
踏上桂林这块土地,映入眼帘的是瀑布景色壮观,清泉由高山石上倾泻而下。漓江被笼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似隐似现,像一幅漂亮的山水画。最奇葩的就是喀斯特地质现象——钟乳石。一年才能长一厘米,这里的钟乳石是几亿年前慢慢长成的,长短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一把小伞,有的像一把利剑,有的像一串串珠帘,有的像一座神兽,钟乳石都似雕刻过的一样栩栩如生,这都是大自然大地之手的杰作。
雨中乘船畅游漓江,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白雾,穿梭与山水之间,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说北方的山是豪迈,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则显得妩媚,秀美。玉女婷婷的玉立,巧梳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拔地而起,冲天而上,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缭绕,雨水迷濛,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果然名不虚传。
在山水丛林中,我们百子歌艺术团神彩熠熠,闪亮登上桂林演出大舞台,聚光灯下,黄鹤楼标志性建筑背景,衬托出武汉的雄伟壮观,六名演员鹤立鸡群,快板表演一曲《赞武汉》,他们怀着暮年逢盛世,壮志向未来的豪迈气魄,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使出浑身解数,声音宏亮,奋力演绎,震惊全场。用地道的“汉腔、汉调、汉韵、汉味、汉话”,传播出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壮举,英雄的精神。表演结束全场掌声雷动。当“下面的老师付,来一碗热干面”的号子一出,台下观众用乡音奉和着互动起来,使整场演出达到又一个高潮。给在场观众留下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
武汉市百子歌艺术团创建于2011年,团长杨汉群是百子歌的第五代传人,他的高祖父杨运成在清朝光绪年间创作的一种民俗文化“百子歌”一一就是每句话后面用“子”字结尾,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长江中下游一代广泛流行开来。百子歌为什么历经久远而经久不衰,因为很接地气,百姓易于接受,观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杨汉群团长尽心尽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先辈创立的“百子歌”,十多年来满怀激情创作近五百首“百子歌”,带领团队参加一百多场演出,走进学校,社区,企业等。参加各类演出比赛,多次获得金奖,一百多次登上13家电视台,众多新闻媒体60多次跟踪宣传报道,现在已达到演艺巅峰,成为江城不可缺少的一张斩新的名片,桂林的演出成功,必将百子歌艺术推向新的征程,百尽竿头,更进一步。最后写一首词为百子歌艺术团鼓劲加油!

念奴娇-百子登科
子歌赞武,怎能忧惧虎,赛如牛犊。
立志传承心有国,忠者撑手尽力。坚定前行,迎难而上,又怎能萎缩。
偏趋危路,铁肩全为昌族。
奋臂泼墨丰碑,韶华热血,滚滚洪流逐。
大地润英魂秉性,天泪为其熏沐。
正气凛然,胸怀真理,不受妖风辱。
自豪谁比,使天贞感天目。

2022年6月19日作于江城武汉
作者简介:彭根林,出生1961年2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长期在企业机关从事党政教宣工作,退休后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导,同时撰写诗歌,散文等,不同文化载体均有作品发表,坊间称其为身有奇才,作家,诗人。现被不同文化社团聘请为顾问,导师,会长,艺术总监等。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于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