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文/仁和
父亲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
那时候,我爷爷为了家庭生计,在外劳碌奔波。
奶奶刚过门时,也没穿过像样的衣服,冬天也只穿着别人送的一件破烂不堪的棉袄。我奶奶姓冯,娘家住在识金冈的一碗水。随便插说一下,这一碗水非常神奇,里面的水清澈甘甜,源源不断但又不溢,不管你有多少座客人都能满足用水。我奶奶的父辈以前代还是很富裕的,可家境到了奶奶的父亲那一代家境就开始贫寒了,当时房子外面有一个鱼塘,里面栽着人头芋,这人头芋长的很好,奶奶的爷爷便每次都叫奶奶的叔叔去掰人头芋,由于奶奶的叔叔人小,每次掰芋都掰得坐一坐兜,所以他掰起了火。他们房子侧面有一个土地菩萨传说非常灵,奶奶的这个小叔叔由于人小不懂事,便向土地菩萨发火,他给土地左右一耳光说"说你灵念,你灵念个屁,弄得我天天吃芋头。”哪知这一打得罪了土地菩萨,连芋儿也发了瘟。从此家里越来越穷,到了奶奶这一代,奶奶的父母盘不起,于是我奶奶很小作为小媳妇嫁给了我爷爷,出嫁那天,邻居送一块:乚麻糖也舍不得吃,捏在手里一直带到了谭家,另一个邻居看见奶奶穿的单薄,便送给奶奶一件破烂的棉袄,很多人看见可怜的奶奶,都不禁潸然泪下。
有一天晚上,爷爷外出还没有归来。奶奶坐在门侧靠墙的地方等爷爷回来。这时候贼到家来偷东西,可家里太穷,贼什么也没有偷到。邻居的狗听到有响动,便向贼扑去,贼用敲墙的刀(我们这里人称为剁刀)向狗刺来,狗吓得跑到我奶奶坐的地方。贼拿起剁刀向狗刺来。由于奶奶穿的破烂,贼以为是狗窝才没刺向奶奶这边。
爷爷由于过余劳累加之生活太差,在我父亲7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留下我大姑、大爷和我父亲三姊妹由奶奶抚养。
家庭的困苦和生活的艰辛迫使我父亲在8岁时便得了肿病,可是家里无钱医病,父亲的病一天天加重,正在生命危在旦夕时,幸好遇上了救星。一天突然一个游走四方的道人路过此地,口念救苦救难。我奶奶听到后,便来到道人身边,将我父亲的病向他说了,这位好心的道人,用铜钱撮了点药粉拿给奶奶,并告诉奶奶用棬子树皮做引子煎服。说完分文没收便游走他乡了。
服了这药后,父亲的肿消了,病也渐渐好了。但就是个子太矮小了。
十三岁那年,父亲为了给奶奶分担负担,便去向我师公学木匠。来到师公那里,师公看见父亲太矮小了,还没有锯子高,于是便叫父亲在他家做了三年杂活,才开始教了父亲一点木工技术。
父亲出师后,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精神,认真钻研技术,他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木工活在我们当地是数一数二的。他小到精工细作,大到自己设计绘图建造房屋,按照现在的职称不亚于一个高级建造师。不是因为他在1976年年龄超过了六十岁,不然他也能当上国防工厂的一名木工技师。(因为当时我们那里有一个国防厂信箱代号为102,我父亲被招进厂里当合同工,厂领导发现我父亲手艺非常好,工作又踏实,便决定让他转为正式工,可是一查年龄远远超过了六十岁,所以没有转正)留下来在厂里继续当合同工。
不知道人的工作是命中注定,还是应该抓住机遇?
我父亲家里需然很穷,但也幸运读上了三年私孰。原因是这样的,当时在我们父亲住的那个地方,有一位姓刘的地主请了一位私孰老师教他的子女。我父亲那时还小,时常就爬在窗外听老师上课,久而久之被老师发觉了。这位老师非常爱惜人才,于是他决定免费教我父亲。在三年当中,我父亲对老师布置的功课都非常圆满的完成,其他的同学由于贪耍,经常挨老师的戒尺。老师欣慰的对我奶奶说:“我教了一辈子书,只遇上了两位非常勤奋的学生,其中一个就是你的儿子。”唉!好景不长,三年后老师又换东家了,临走时,老师给我奶奶说,他愿意将我父亲带到他教书那里去继续学习,仍然免费教,只是生活费自己带。但由于那个年代,父亲家里很穷,必须帮助家里干活,哪能远走求学呢?因此,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在十三岁那年便开始了学木工的生涯。人的缘分不分时间、场地都有可能碰到。在我父亲二十岁时的端午节那天,我父亲正同师公一起去帮一家地主做家具。过去逢年过节,东家都要请先生到家吃饭。于是老板便叫我父亲去请先生过来过端午节。当我父亲来到教书的地方,见到的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免费教我父亲的老师。当我父亲招呼先生说:“先生好!您在这里舍账啊!?”(过去我的这里尊称先生教书叫"舍账")。由于时已隔几年,以及父亲的变化,先生没有认出父亲,便问到:"你知道我姓,你是谁啊?"我父亲向先生道出了名字后,先生感到非常惊讶,便道“你成绩那么好,我还以为你在哪里去做大事去了呢!原来你还在这里,你现在在干什么?"我父亲便把先生离开后,家庭的情况以及自己又得了场重病,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告诉了先生,先生感到非惋惜。席间师生之间有道不完的衷情。
由于我父亲有三年私孰的文化功底,刚解放时,我父亲便当上了村长,当时的村支书没有文化,也在我父亲那里学到了好些字。后来我父亲在乡上当治安主任,好几个乡干部也向他学习认识了好多字。不久,县里来人要调他到县里工作,可我父亲却由于小农意识太重,认为:过去祖祖辈辈没有土地,现在解放了,有了土地,不原意离开家乡。第二次县里又来人调我父亲去县里工作,这天我父亲却在离家五十多路的禾加双堡那里做木活。我母亲不愿意父亲去县里工作,于是不愿去通知我父亲。这两次官运的机会便放脱了。
从此我父亲便踏踏实实的耕耘在农村这片土地上。
父亲是一个注重实际而又爱护百姓的人。
刚解放时,农村进行土地改革运动。那时,由于我父亲有一定文化,便当选为我们村的村长,领导全村人进行斗地主分田地。
在土改运动中,县里派来了一个工作组驻我村指导土改运动。这个工作组的组长名叫周勋。由于他家是地主,他父亲来信说他们家的土地全部分给了穷人,自己也受到了戴高帽子的批斗。于是这个工作组长便把怨恨带到土改运动中,他竭力指使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说:“斗地主就是要狠狠地斗,多斗多分。”那些不明真相的农民和一些只想往上爬的青年积极分子便使出了浑身解数逼地主报出虚假的数字。
我父亲看到这一切,便劝阻那些所谓的积极分子,告诉他们说:"这样斗今后要吃亏的。你们想过没有,地主富农他们过去剥削人民土地面积他是算足了的。你们这样多斗多分,就好比一包盐菜,再你怎么分也只有这一点。"这时一个姓伍的女团支部书记站岀说:“谭村长,你是村长还帮地主说话,给我弄来斗。"于是我父亲同地主一起站了一晚上的高板凳,并在周勋的提议下,免去了村长的职位。
后来周勋的错误做法被县里知道了,土改还没有结束便被逮捕了。
再后来,我们村上交公粮的任务按照斗出来的土地面积交,结果比其他村多出一倍多,农民们叫苦连天
我父亲是一个耿直的人。他是中共党员,严格按照要求办事党叫干啥就干啥。他不管是给队里、村里、乡里做木活,都自带干粮,不吃公家的。(因为那时有规定)虽然有规定,但有的单位或队也为父亲准备了午餐,但我父亲就是不粘染,所以很多人对我父亲的评价是:"这个人太耿直了!"
父亲干一行爱一行,只要上级交给的任务,他都认真去完成。
我父亲本身是木工,乡党委委托他负责基建队的工作。在农业学大寨时期,为了改造山河,到处都掀起来改梯田、修桥补路的运动。我们公社的运河大队和建设大队,地处六房沟,那里有一条河,河对面有一所大队学校叫红旗学校,对面两个大队的人要去公社和区政府办事;要去街上买东西;学生要上学等等,都要经过这条小河,可这条小河上只有一个矮小的桥,一到涨水天,这座小桥就会被淹没,阻挡人们的交通往来。公社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乘着“农业学大寨"轰轰烈烈的运动之机,决心修建一座能够方便人民的大桥。决议行比后,由谁来负责这项工程呢?通过党委会研究,便决定由父亲来担任这个基建队队长。于是我父亲便开始设计、指挥石工修建了这座桥并命名为"红旗桥"。这座桥完工后,验收时质量完全合格,得到了乡党委的表影。
父亲教育子女非常有方,在生活上无微不致的关怀,在品德上严加管教。我是家里的独子(我有两人个姐姐,但在那时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的叫独子),他时常说:“一根柴要烧,一个儿要教。"正因为父亲的严加管教,才有了我今天的幸福!
在今天的“父亲节"时,写下此文,以表对我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本文完成于2022.06.19父亲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