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父亲的书笺
作者/公明
我的父亲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奋并且酷爱读书的人。记得我小时候,有时一觉醒来,看见父亲的屋子里还亮着灯光,透过窗户,可以看见父亲在书桌前端坐的背影。后来我长大一些了,就忍不住偶尔去翻一翻父亲看的那些书。父亲的书可谓包罗万象,有文史类的,有哲学类的,有逻辑学、美学类的甚至还有医学类的书籍。我对父亲的书不大感兴趣,却喜欢那枚夹在书里做记号的书签。那枚精制的书签,洁白的厚厚硬纸,有着宋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段话:"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向父亲索要,父亲说:"这样吧,从现在起,你如果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一小时,一年后,我就将它送给你。"我心想,这还不容易,就满口答应了。父亲给我找来了许多课外读物,有中外名著、古典诗词、名人传记和童话故事等等。刚开始,我兴趣盎然,尤其喜欢读童话故事,可其他书籍就没那么用心了,乃至一年后,我没有得到父亲的书签。转眼间我的学生时代结束了。在我参加工作的那一年,父亲拿出那枚我向往已久的书签送给了我。父亲对我说:"儿子,参加工作了,可也不要放弃学习啊!以前,你想要这枚书签,我给你提了一个条件,也是为了督促你多抽出时间课外阅读,丰富你的知识面。你以后就知道,多读书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我接过那枚父亲酷爱的书签,看着那虽历经岁月侵染却鲜艳如新的图案,抚摸着艳丽的丝带,看着书签上面歌德"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的名言,我一面为自己以前的懒惰感到羞愧,同时也在心里暗下决心:工作以后一定还要认真学习,绝不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从那以后,我把那枚书签夹在我要看的书里。每天晚上拿出书来,先确定看多少页,然后就把书签夹到那一页。书给我的业余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它们就像一位位良师益友,启迪了我的心智,开阔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性情。我这才真正懂得,原来书中藏着那么多有趣的奥秘。可看书学习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在那些参加自考拿本科学历的日子里,在那些参加培训拿高级职称的日子里,在那些参加单位推行信息化建设的学习拿合格证的日子里,啃着艰深晦涩的文字,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真恨不得将书扔得远远的。可我每当看到书里夹着的那枚父亲送给我的书签,嗅着上面经过多年书香的侵润而散发的淡淡的墨香,我就仿佛有了信心和勇气。于是放弃了偷懒的打算,认真地耐心地一页页地看下去。不懈的努力给我带来了收获的喜悦,当我拿到本科毕业证、高级职称资格证等证书时,我对父亲、父亲的书签充满了感激。


作者介绍
龚飞,男,四川泸州人,大学本科毕业,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