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者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 ,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资深播音、主持、编辑、记者,在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工作四十一年,任新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人节目的编导策划,职称主任编辑。荣获中国记协颁发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荣获中央、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党百年大庆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父亲的遗影
题记:我的生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贫病中去逝的。那时他正值青壮年,我才三岁。对于生前的父亲,我实在没有什么印象。然而父亲的遗影却真真切切陪伴我终生。
母亲经常念叨:
“你父亲病逝时衣袋里还揣着一把山芋干”
从此,幼小的心灵就埋下一颗苦难的种子
这把山芋干
就是贫困和苦难的代名词
让我稚嫩的心灵变得成熟
让我柔弱的个性变得坚韧
让我懂得什么叫自强自立
当我面对生活磨难的时候
当听到灾害和难民的时候
当衣食富足年年有余的时候
当看到那些挥霍无度的时候
这把山芋干
就像块块无形的拨片
拔动着我情感的神经
坚强与勤勉,怜悯与珍惜
铸就了我人性的根基
“宁肯饿死,也不愿跪下乞求”
那张仅有的父亲的遗像
就是母亲评价的有力的明
文弱的面容,坚毅的目光
父亲的骨头是坚硬的
父亲的骨质基因是有遗传的
面对饥寒我从未流泪
面对挫折我从未丧气
面对打压我从不倔服
面对权势我从不谄媚
因为,父亲的慈眉
为我燃亮心灯
父亲的目光
为我撑起脊梁
父亲唯一留存的古董
是可供计粮的斑驳的米斗
米斗上仍残留着父亲模糊的墨宝
清秀而文气,柔中寓刚
还弥散着浓浓的墨香
几十年来
熏陶着我,勉励着我
让我在文墨瀚海中纵情遨游
让我在讲坛上确立人生方位
让我在吟诗作赋中探寻趣味
让我在书法绘画中找到寄托
就让这浓郁的墨香飘向远方
熏染后嗣子孙
没有父亲的人生是不幸的
然而,父亲遗影陪伴的人生
又是幸福的
如若没有这样的陪伴和熏染
我的人生,可能就是一一
遗失路标的野马
断了牵线的风筝
失掉钢性的废铁
2022.6.18
作者简介:赵文正 ,网名道法自然,1957年生。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淮安大运河诗社理事,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热爱诗词书画,数十首诗词在省市区及全国报刊杂志和大赛中入展或获奖。多幅书画在各类大赛入展或获奖。现代诗和格律诗词多发表于《江海诗词》、《诗词月刊》、《清江浦报》及潜溪文学网和人民艺术家网。代表作品主要有《濛濛雨》、《那明眸》、《里运河之夜》等,《游花果山》等诗词楹联作品入编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 z15896438992 父亲的背彰
一一写在父亲节到来之际
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只不过,它比母爱更含蓄、更深沉,甚至不易觉察,但它却渗透人生的点点滴滴。
一一题 记
杠起天地重量
你丰盈的汗水
跋涉在深沉的土壤
透过你山一样的背影
我读出岁月的沧桑
那劳作的姿态
永远留在我记憶的海洋
它伴随我前行的脚步
化作一生凝固的诗行
时光流逝了 精神永存
人物不在了 背影永存
怀念您 敬爱的父亲
您永远活在儿女的心里
作者简介:丁以洲,笔名轻舟。1952年生,淮安市人。现己退休。1968年毕业后到农村插队,1973年入伍,1976年退伍到淮安市二院。历任医师、主治医师、秘书、院办主任、宣传科长、纪委副书记。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市诗词协会理事,高级政工师。近年来创作的散文和诗歌共有300余篇,分别在《健康报》、《江苏工人报》、《淮海晚报》、《淮安新周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