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文\孙艳华
(一)小铁桥

开学那天,父亲早早帮我收拾好了行李,他自己也换好了走亲戚才穿的新衣服。上衣是浅蓝色中山装,裤子是母亲在集市上让流动裁缝刚做好没几天的一条黑色“料子裤”。临出门父亲让母亲把我的学费缝在他的衬衫里面,说担心车上有小偷。这些钱可是一家人目前见过的最多的钱了,堪称巨款。这是我期待已久更是父亲、母亲盼望已久的一天,为了省路费,她俩商量好由父亲一人去送我。早晨6点钟母亲送我们坐上了去济南的客车。
下了客车,远远看到“山东师范大学新生专用车”、“欢迎新同学”几个大字。学校早已经安排了六七辆绿色大卡车接送新生。我跟爸爸上了车,很快到了学校——山师北院。
报完到,一切安排就绪后,爸爸说,“在这注意安全,好好学习。卡车正好又去车站送家长,我抓紧跟着去车站。”我跟在父亲身后,没想到盼着开学,盼着离开家,可是到了学校只一会,我就开始盼放假。跟在父亲身后,我们来到小清河上的小铁桥上,那是一座特狭窄特狭窄的小桥,只能两人并排走过,再出现自行车的话,只能是行人贴在桥梁上避让。桥梁锈迹斑驳,桥面高低不平,桥下是一条水流缓慢的小河,“小清河”三个字是以后听到同学们这样喊才得知的。我不知道小清河是以前清澈现在变得浑浊,还是反语,讥讽她的恶臭。只记得当时是浑浊不堪的水,夹杂着刺鼻的气味。没等我走上小铁桥,爸爸就不让我送了,他让我回宿舍,我呆呆的看着他走上桥,在家里看着那么新那么出众的新衣服,此刻在人流如织的家长面前,爸爸的新衣服黯然失色,切极不相称。只有浑浊的河水与他的衣服巧妙绝伦地呈现出和谐的画面。
我还是看着他,天天在家地里滚地里爬的父亲,我从没仔细观察过他。此刻他送下我,我瞅着他,他的背影,微驼,慢慢地而又是迅速地走过了小铁桥。初中课堂上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那时在老师的讲解中极不情愿地记着学习课文的笔记,分析作者描写的父亲的背影。此刻,我突然明白了作者的心情,眼泪哗哗地流下来,流到了嘴里,很咸很咸。泪眼朦胧中小铁桥上已寻不到父亲,哪怕是他的背影。
回到学校,看到很多家长与孩子在学校食堂吃着一元钱一碗的拉面,有说有笑,我自己站在偌大的食堂里,摸着口袋里还带着爸爸体温的二百元钱,想着父亲为了省钱,宁愿饿着肚子回家,眼泪再次落下,我逃也似的离开了欢声笑语的食堂。

(二)秦口河上的石桥
秦口河,是我家乡的一条河。河上面,是一座特漂亮的石桥。一年四季都有鱼贩子驻守在桥上。家里人口多,还要供我跟弟弟上学,所以经济拮据得很。单靠地里的粮食,明显是捉襟见肘。于是为了挣钱父亲经常怪招频出。有一天,他发现一个商机,试着在桥头上买了几条鱼,没舍得坐客车,硬是骑着自行车,行程五十多公里到滨州市的一个饭店去送,挣了四十元钱!这下可把他高兴坏了。第二天又去桥头收鱼,还没把自行车放好,一个地头蛇鱼贩子,嫌爸爸抢了他生意,接连两拳头,直接把爸爸打倒在地,心口窝疼得好久没站起来。
这是事后一个亲戚在现场看到,讲给母亲的。
这是大学放暑假,母亲讲给我的。
这座桥,让我心口发紧,除去痛恨,更是写满了“心疼”的一座桥。我没有勇气让爸爸复述他倒在地上的那个位置。
父亲生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为此,我对他颇有微词。但是这两座桥,消除了我与他之间的隔阂,为我与父亲架起了一座心桥。现在我只想对他说:爸爸,你很伟大!爸爸,节日快乐!
谨以此文献给为我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
(2022年6月18日20:59写于山东大学明德轩)

【作者简介】:孙艳华,滨州市沾化区第一中学教师。山东散文协会会员,滨州市沾化区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