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余秀华现象说起
王忠南
最近浏览网页,除了俄乌战事实情以及让人揪心的上海疫情之外,余秀华现象好像见缝插针似的又有点升温。关于余秀华这个由农村妇女进阶为诗人,可通过各种渠道的对她的介绍了解一些,对我来讲,着实值得学习与敬仰,钦佩她对理想的追求漫长的锲而不舍精神,一个身有残疾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已经证明她需要多大的勇气绕过那段可怕的婚姻,不是说说而已就能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么容易。婚姻是一口无盖之井,每个人到婚育年龄都会又欣喜若狂又纠结万分地跳进去,之前是没有经验可寻,新手上路,走一步退两步,直至水淹了脖子,才发现自己的负重能力的大小,婚姻就像驾驶机械,你要在不断摸索中了解并掌握它的脾气,而等你足以掌握这台机械的运转,抵达一个你认为很高的境界时,到最后就只等谁为谁签字这么一个情况。
显然余秀华不幸的婚姻带给她痛苦之余,某种意义上讲却也带给她一种反推力,苦中作乐有时是对主体性的重新调整和燃烧。我读过她的一些诗,从中是能体味到一种独特的诗意,虽然诗的外表蒙着一层粗俗的形式(欲望的渲染),但透过这重屏幕,往里瞧,会发现一种人性久违的真诚。余秀华几乎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参与任何工作的打拼,身体是她的局限,她用精神悠游大地、天空和大海,她身外任意一个物象,于她都是庞然大物,那么如何使自己强大,并像正常人一样走南闯北,去和自己暗恋的人那怕握一下手,在她都是精神上的一次升华,也只有通过诗歌艺术让她填平人生所有缺憾,填平每走一步都会看到的那个坑。
余秀华成名之后,同样召来两个互为矛盾的阵营,有赞美她,同样有抨击之声,这或许就是一种变态的妒忌,人是见不得别人成功,自己没有干成的事业,不去找原因,把一腔怒火泼在更广大区域,不惜用脏水、用最恶毒的语言点火试图引爆舆论好让自己隔岸观火。
总之,关于余秀华现象,我只希望她能够静坐下来写出更好的诗歌,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粉沫遮住了眼,我们拭目以待。

臧平立先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