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岁的老爸,从青年到老年,他老人家的心愿,有一个又一个,看似平常,却是那样难以实现,有的即便实现,却也历经万苦千辛。但是老爸如长在岩缝中的松,经受风吹雨打,依然倔强挺直,乐观真诚。
老爸排行第四,从小天资聪慧,深得三个姐姐的宠爱,更让佃农出身的爷爷寄予了厚望。老爸不负众望,从私塾到新学,又考入省立岳云中学,它位于五岳之一的衡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也是中华民族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老爸在如此幽静又励志地方,暗下"为中华崛起"之志向。在五位同乡中,其他三位念完初中就回去分配工作,老爸毅然升入高中继续勤奋学习,健身强体,尤其篮球和象棋功夫了得!假期中积极勤工俭学,在半山亭至南天门路段栽树,吃住在山中,毫不怕苦。希望凭一己之力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此为老爸的第一个心愿。
1958年春,就在老爸踌躇满志,宏愿即将实现时,划入富农的爷爷财产充公,在大队干部和自家族人双重逼迫下,忧愤自杀,49岁,英年早世,叔叔才七岁,奶奶接受不了现实,一夜之中精神失常了!作为家中长子,竟束手无策,活泼开朗老爸一下子变得沉默老成起来,奔丧回校后,更加发奋学习,发誓活出一个人样来,为爷爷争气。此时,老爸的心愿是要出人头地,奶奶幼儿寡母的,不能再受别人欺侮。
此年夏天老爸以优异的成绩被推荐为留苏预备生,就在老爸以为命运之神在向他招手时,因爷爷"畏罪"自杀的结论,如一盆兜头冷水泼得他晕头转向,而且,那时的他没有辩驳的余地。老爸毕竟是有志青年,家仇国难在胸,老爸又以不凡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大学,在以"成份"论的年代,老爸又一次与他的愿望失之交臂!老爸气恨交加,一时消沉,在堂伯家住了一个月(堂伯父在市江东邮电局工作),茶饭不思,觉得寒窗苦读,前途渺茫,不忠不孝,无颜面见老母,老爸只好降低要求,伺机寻找政审不那么严的大学。
所幸,在九月份,衡阳师专成立招收新生,其中开设一个俄语班,老爸接到俄语专业通知书,尽管他成为了方圆百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离老爸的报国之志差了十万里!老爸秉着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学习是首要任务。三年后老爸成为了整个县的三个俄语专业老师之一。老爸拒绝了在南岳街有房产,家开中药铺的准岳父招他为上门女婿的邀请,想着要照顾奶奶和未成年的叔叔,老爸毅然要求回到离家近的衡南县第六中学任教俄语,一年后,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学生改学英语,老爸放下心爱的专业,改教英语,后教语文。老爸想着就这样守着奶奶和叔叔他们吧!——成为老爸的第三个心愿。
以后三年,奶奶和叔叔享受到了老爸全部的爱。男大当婚, 27岁的老爸谈恋爱要成家了,对象是我老妈,老妈出身"地主,反革命 "家庭,青少年时期在长沙求过学,前有五位亲兄长,舅舅们都是本单位的骨干,母亲为外婆的掌上明珠,因出身问题,表面上是高攀老爸,实则奶奶与叔叔属老弱病残,家道破落,他们觉得母亲是半路杀出的那个"程咬金",分走老爸的一杯羹,在姑姑们的教唆下,视母亲为眼中钉。每到周末回家,奶奶叔叔就向老爸投诉母亲的种种不是,母亲向老爸倾诉委屈。老爸却不以为然,认为是所有农村家庭婆媳的现状而已,要母亲不计较就好了,一家人好好相处,就是老爸的最大心愿。老爸似乎忘了那些遥不可及的愿望了。
可是,事与愿违,随着政治斗争形势愈演愈烈,老爸想"安居乐业"的第四个愿望,毫无悬念地又破灭了!因为众所周知的那个运动,学校停课,红小兵抄走了他的俄文书籍,烧毁了他的俄语专业毕业证,他被赶往另一个地方的农村,好在他人老实,深感自己是家中顶梁柱,特别是已经历了一些事情,知道硬抗于事不补,因此,一切听话照做,倒是没受到严厉的批斗之类,只是限制回家。这可苦了母亲,大姐在外婆家出生,尚得到些许照顾,生二姐时大出血,生我时母亲极度缺乏营养,我生下时不见血色,包衣里才见到拇指大的血块,生妹妹时遭难产,几个人扶住母亲坐便桶上,用网衣罩住防"产后鬼",捣鼓一整天才生下了,生弟弟时,母亲又遭难产,包衣不下,产婆陈奶奶和周奶奶共同折腾了一夜。生五个子女时,老爸都不在母亲身边,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险些要了母亲的命。正因为此,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老爸内心有愧疚,外婆对他有怨恨。老爸家庭负担重,自顾不暇,奶奶叔叔认为老爸有了老婆忘了娘而更是对老爸扇风点火,离间母亲与老爸。他实在是内困外忧,心情糟到极点,安居乐业成为了痴心妄想。
后来,"成份论"政策有所松动,老爸评为全地区农村工作"杰出青年",县里想调老爸去县政府当秘书,老爸看到老老少少一家子,去百里之外去工作,不现实,他摇摇头,就这样放弃了翻身的良机,母亲因此骂了老爸一辈子"没出息"。
老爸一个个心愿破灭,只好把心思放在五个子女的健康成长上——此为老爸的第五个心愿。母亲一个病秧子,在大集体时吃照顾,尽管有"半边户"政策,尽管老爸的工资大半交给了生产队,但我们没少挨白眼。母亲因而遭到打击报复而瘫痪在床,一年后联产包干,74岁外婆毅然撑起这个飘摇的家,带领大些的两个姐姐种豆种油菜,老爸周内工作,照顾母亲和一两岁的弟弟,周末才一天,也要赶回家来忙到很晚,再步行十多里去镇上的学校。
我们渐渐长大,吃饭,穿衣,学费,母亲的药费,等等,压得老爸喘不过气来,老爸忍辱负重,日子却越过越紧,不免心情沮丧,有时也会发些无名之火,甚至打骂子女出气。谁知,母亲是护子狂魔,常与老爸对骂,老爸打大姐二姐越发凶狠,外婆赶来制止不了,就写信告诉四舅,有一次四舅狠狠修理了老爸一次,以后很少再打大姐二姐。但是,我却从此有了心理阴影,遇到吵架打架的不敢近观,哪怕谁的声音响亮点都会心惊。
这样寒来暑往,老爸挑肥料,送粮谷,砍柴,双抢,车水,我们也各做力所能及的事。老爸用他的坚韧打动了老天,1986年,二姐在湖南三师毕业参加工作,大姐因"学潮"远去了云南边境,接着,我们相继顺利毕业。老爸供五个孩子读书,培养成人,一时成为佳话。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我们个个成家立业,老爸以为苦尽甘来,可以与母亲安度晚年的时候,69岁的母亲因病撒手人寰,致使老爸的第六个心愿瓦解了。
老爸不愿睹物思人,他暗然神伤地投奔大姐养老。
不知不觉十年过年了,老爸在大姐大姐夫的精心照顾下,渐渐走出阴霾,他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每次视频精神奕奕,声若洪钟。可是,年龄不饶人,去年十月份,老爸的肠粘膜出了问题,身为医生的大姐主张造瘘,老爸腹吊粪袋整整180余天,大姐大姐夫一日换数次粪袋,冬天时,有时不小心,粪袋洒在床上,浸湿几床被褥。老爸自己也心生歉意,却又无可奈何,大姐大姐夫总是乐呵呵地收拾,生怕老爸有心理负担。
今年三月二号,老爸做瘘口回造术,爸爸积极配合,手术效果很好。
躺在芒市人民医院病床上的老爸,如婴儿般宁静,大姐为他检查身上的插管,为他擦澡,喂流食,吻着他的前额,他没有一点过去的锋芒,没有那不怒自威,没有那眼里如有刀子般让人见了不寒栗的眼神,没有那气急败坏,凶神恶杀般的面容。此刻的他一脸慈祥,嘴角含笑,声音平和,不徐不躁,问起故乡的人与事。我们五姊妹轮流从各个城市奔赴他的病榻前来探望,大姐逗他:生这么多子女后悔没有?老爸张开没牙的嘴哈哈大笑,由衷地说,他很幸福,他要活到120岁!——这是老爸的第七个愿望。
我们面对雷牙让山顶上的勐焕大金佛,合十祈祷,愿一生命运多舛的老爸,健康长寿,一切如愿!
大姐来电说,术后的老爸,每天出去锻炼三个小时;看的电视节目依然是他钟爱的女排,他爱安排,爱郎平,要我找媳妇就找女排运动员;老爸变得迷信,天天要穿上红色的内衣——今年是他的本命年;只是近期出门,常常迷路,好几次被熟人送回来。
值此父亲节来临之际,我要向老爸说:爱您!我们要一齐助力实现您的第七个愿望,加油!

作者简介:全琍芝,女(笔名:金若愚,若愚等)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分会会员,衡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衡阳楹联协会理事。写有《故园童年》《给母亲的信》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