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爱玉
图/网络(鸣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我多年的梦想,就等着退休去实现。今年申请了退休,拒绝了所有的返聘邀请,但所有的规划都被疫情按下停止键。我很郁闷,在家闲着的日子太无聊了。于是给自己报了福州市老年大学书法和人文赏析写作两个班以及网络培训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既然去不了远方,
就提升自己吧。
秋季入学,因疫情延迟线下学习,但常在班级群看到同学分享的佳作,觉得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写作班,心中充满期待,期待能在这样的班级学习和提高。第一次上课,放学时老师布置了作业,听同学说作业要上传班级群或老师微信,我有点被吓到了,觉得自己应该没有勇气将拙作发至群里大家围观。后来见每个同学都那么投入,我也壮胆跟上同学的步伐,像小学生似的认真提交作业,参加点评交流。
专业学习之外,我从同学身上看到了银龄担当,找到退休生活的正确定位,这是更宝贵的收获。
班主任肖大姐七十多岁了,和蔼可亲的她平时言语不多,默默履行着班主任的职责,像极了任劳任怨的老母亲。后来了解到她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她从档案局长的位置退下来后,就到市老年大学公益带班,为老年人幸福的事业添砖加瓦。
余大姐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她现在是退岗不退休,整天忙着公益事业,“榕城奶奶为新疆奇台孩子们织毛衣”、“烈士故居修缮与调研”、组织福州市离退休女干部健步活动、招募市妇联参加志愿者、疫情期间他们小区每次核酸采样,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银龄担当,展示自身的社会价值。

上学期接近尾声时,来了福建省作家协会的会员赵作家。她是残协会员,她是立在我们身前的励志故事。三十多年前,十几岁的她孤身一人拖着残疾的腿从湖北来福州打工,靠着坚强的毅力,自学成才,从打工妹成长为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之路上越走越远。如今退休的她,更加致力于用优美的文字分享生活洞见、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用自身的正能量感染更多的读者。

她们历尽千帆归来 依旧少年奋发。
乍然觉醒,退休并不是我们的人生休止符。感谢在福州市老年大学遇见的同学,你们点亮了我的内心。
2022年3月14日,我接受了片区“关爱青少年成长工作委员会”的邀请,加入了关工委的工作。
新目标,新启程,莫道夕阳晚,银龄有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