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1435期〉
《父爱如山》
作者:王青松
主播:吴涵伟
总编:阳光波
副总编:夏天




每个人都会喜欢大海和高山,而就它们而言,我更喜欢高山,也许是因为我走向社会,下乡时所去的红色边疆农场、所在的连队就在小兴安岭深山之中。
那时,每每因对未来不可知而心烦意乱时,我就去山间的小路上走走,环望绿树环绕的山峦,心绪就会安宁下来,高高的山在充实着我的心胸,似乎让我的境界也高了也阔了。
我常常和好朋友们说:“父爱如山”,的确,父亲的爱一一我今生最感恩的爱,就如高山一般地在我心中屹立,擎着我情感的天空。

我的童年苦涩,母亲生下我两年后,又生下弟弟,没有想到,弟弟生下来就患了小儿麻痹症,为了给弟弟治病,母亲带着我们俩回掖县老家寻医问药,又徘徊在北京胡同里的名医诊所针灸治疗,但是弟弟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母亲忧恐交加,患了肺病,在我八岁弟弟六岁时就撒手人寰。
没有母亲的日子,父亲又当爹又当娘,他下班回来就一刻不停地忙碌,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挑水、买煤、劈拌子⋯干着家里所有的活。小时候,我总是生病,生病就发烧,深更半夜父亲背着我就往医院跑。我怕落课,坚持要去上学,有好几次他不放心,工作中有点休息时间,就急匆匆地跑到铁岭小学来看我。每年换季填置衣服,因为我个头长得快,秋衣秋裤一年就短了,那时买一套秋衣秋裤要20元,是父亲一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但父亲从来不让我对付,年年带着我去秋林公司买新的。

上初中时,有一阵子父亲忙,不能给我带午饭,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有一天,老师找我谈话说:“你的父亲来了许多次了,说了家里的实际情况,要求让你在学校教职员工的食堂吃中午饭,学校领导研究同意了,你父亲说一个月给你换5元钱的饭票。”六十年代,5元钱在有的家庭里就是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父亲为了让我中午吃上一顿热乎饭真是舍得。我拿着饭票去食堂买饭,感到浑身都沐浴着父爱的光辉,我不是一个让人疼的没娘的孩子,我有父亲温暖的怀抱,就像一座大山那样可以依靠。
1975年从农场招工返城后,打算结婚了,我选择的对象家境贫寒,有人说:“你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能否担得起这样一个家庭“长嫂”的重担?”父亲却这样和我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穷,还能总穷吗?那么聪明的脑瓜,那么有自立能力,不会受穷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善良的父亲朴实的话语,在我心里撑起高山一般壮阔的力量。在去派出所登记时,我和爱人说,前面路上有什么困难,凭借着我们的能力,都可以克服!

结婚前,父亲拿出600元钱,他说这是我下乡后的几年往家邮寄的钱,一直在给我存着,就想在关键时刻能用上。当我拿着这些五元一捆的钱,感动得直想掉泪,不只是因为这是雪中送炭,结婚正需要花钱,更是感慨老父亲的爱有多么深!有多少疼爱在这如山一般深沉的父爱之中啊!
在这个父亲节即要到来的时候,我本想写一首《父爱如山》的诗,可提起笔,这些父爱的故事就都涌了出来。许许多多对父爱的回忆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即,父爱如山般的伟岸,父爱如山般的厚重!
山的灵魂在于它的承受能力,无论遇到什么,它都岿然不动。而我也正是从中看到了山最精髓的品质,即担当!父爱如山,有难自己扛,有泪心中流,而给予女儿的总是一片温暖和宁静。人生迈过许多坎,回过头去看我的父爱,我感到父爱就是一种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