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281)期



赵铁军,网名自由关东行者,辽宁开原人。转业军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发行诗集《等你,在时间坐标上》、《一片叶子》、《独上高楼》;专著《先哲的智慧——诗解周易》;主编报告文学集《火凤凰之歌》;参与编审《鞍山文化丛书》。2021年9月获首届津辽杯诗歌散文大奖赛一等奖。现任鞍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啊,红色江山》
作者:赵铁军
初审:文丹兰
复审:学与问
啊,红色江山
——为迎接党的20大而作
作者:赵铁军
序章 中国红
有一种颜色,叫“红色”
——它来自太阳的光谱
象征火焰、热烈、温暖、喜庆、浪漫•••
有一种情结,叫“中国结”
——它是用红色丝线编成的传统艺术品
象征团结、友谊、吉祥、幸福、爱情•••
有一种旗帜,叫“红旗”
——它由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象征革命、理想、信仰、正义、光明•••
有一种江山,叫“红色江山”
她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建
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她浸染着中国红的底色
她迎风飘扬着五星红旗
她洋溢着中国人的情结,中国人的精神
她终结了中华民族被侮辱、被奴役的历史
她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我追寻“红色江山”孕育、出生和成长的轨迹
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勋
展望新中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一章 长城读史
这里是北纬40度,我站在长城之颠
远望长城内外,秋霜浸染,万山红遍
这里是全世界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
逶迤绵延一万里,时间跨越两千年
如今,我听不到鼓角悲鸣
也看不到金戈铁马,烽火狼烟
一面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面是谷浪金黄米粮川
这里是古代中国的地理分界线
北面是游牧民族的栖息地
南面是农耕民族的家园
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
两千年的历史啊,战争悲剧不断上演
人造的长城挡不住草原骑兵
农耕民族的家园不断地被毁坏,又复生
人民多么希望长城内外永久和平
我走在长城之上
仿佛又听到了隆隆的炮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
发出最后的怒吼声
长城内外的亿万儿女,在党的领导下
第一次紧密团结起来
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从白山黑水到齐鲁大地
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
从淮河两岸到长江之南
抗日根据地一片连一片
八路军、新四军、抗日联军
高举民族解放的红旗
从胜利走向胜利
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让历史告诉未来——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践行民族平等
只有共产党才能把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
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

第二章 红都寻根
这里是东经116度,我在红都瑞金
高高的红军纪念塔耸立在我的面前
我来到这里,像信徒一样虔诚地
朝拜中国土地革命的摇篮
探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源
在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上
一批批觉醒的民族精英
苦苦求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但是,都一次次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人接下了这枚接力棒
执棒的领袖名叫毛泽东
他把湖南秋收起义失败的队伍带上井冈山
他成为20世纪农民革命的“山大王”
他将这只农民起义的队伍改编为“红军”
他用四年的时间开辟了一大片红色根据地
他当上了红色中国的第一任政府主席
他用“打土豪,分田地”这么简单的口号
概括了最复杂的红色革命的基本内涵
他用“农村包围城市”,指明了革命道路
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象比喻
鼓舞革命将士的士气,团结战斗到明天
瑞金红军纪念塔和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
恰好处在同一条地理经线——东经116度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
红军纪念塔的每块基石
为新中国大厦奠基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每块基石
为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铸魂
这每一块基石啊
都是由共产党人的血肉之躯构成
从瑞金到北京,每一步都是血的脚印
这血色的脚印连接成东经116度
记住这条线——东经116度
这是共产党人的生命线
这是新中国的生命线
我们有责任守住这条线
并把这条线延伸到光明灿烂的未来

第三章 窑洞里的灯光
这里是北纬36度、东经108度,延安
我站在巍巍宝塔山上,眺望中国革命的圣地
清清的延河水,曾经承载着无数革命青年的向往
清凉山窑洞里发出的无线电波,仍然在
历史的时空中传播,回荡••••••
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
这里是八路军挺进敌后抗日的出发点
这里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这里升腾起诞生新中国、新社会的曙光
在中国共产党五大书记铜像前,我仰慕许久
在杨家岭革命领袖故居前,我进入历史的沉思
我仿佛看到窑洞里的灯光,还在闪亮
灯光下,毛泽东点墨挥毫,文采飞扬
他用一封封电报指挥民族解放战争
他用一篇篇华章总结中国革命经验
他用延安整风运动统一全党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时形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工作路线
“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成为党的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和初衷
不要小看这些简洁而朴素的概念
这些概念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
也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十年风雨后,长缨缚住苍龙
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依然能够听到
延安军民欢庆抗战胜利的锣鼓声
伴随着锣鼓声,毛泽东离开延安
开始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
第四章 铁流滚滚
这里是北纬40度、东经122度,钢都鞍山
我站在虹桥上,北望十里钢城
钢花飞溅,照亮夜空
滚滚的铁流,多像红色的长龙
我陶醉,我自豪••••••
因为,这里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这里是新中国工业化的缩影和象征
东北解放的硝烟还没有散去
鞍山解放的炮声刚刚平息
东北局的首长就风尘仆仆地视察鞍山钢铁厂
规划她的重建和新生
因为,革命前辈们懂得
革命,不是终极目的
建设,才能让国家复兴
钢铁,是工业的食粮
工业化又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基础
这个逻辑,是从百年近代史得来
在两千年的古代史上
伟大的祖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强国
只因为,清朝统治者封闭保守
错过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毛泽东词云:多少事,从来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一代新中国领导人心里着急啊
工业化是中国人百年梦想
可是,旧中国一穷二白;新中国是一张白纸
为了工业化,共和国刚刚成立两个月
毛泽东就不远万里访问莫斯科
他放下国内百废待兴的工作
从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
一次访问长达三个月,成为外交史上的奇迹
毛泽东心急如焚,但是却耐心地等待
等待斯大林在援建中国工业项目协议上签字
最终,苏联援建大型工业项目156个
这156个大项目,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鞍钢,是苏联援建的第一个大项目
七十多年年了,鞍钢重建的钟声
仿佛依然在钢都的上空回响
那钟声啊,是钢铁巨人新生后的纵情歌唱
也是新中国黎明时,东方雄鸡第一声的报晓
这钢铁巨人啊,就像凤凰涅槃一样
在熊熊烈火中脱胎换骨
成长为支撑共和国大厦的脊梁
鞍钢,不愧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宝钢、武钢、包钢、攀钢、水钢......
都是鞍钢“母鸡”产的“巨蛋”
如今啊,中国是世界头号钢铁强国
那川流不息的汽车长河
那通往四面八方的高铁
那航行于深蓝海洋上的航母舰队
无不谱写着钢铁巨人的铿锵乐章

第五章 春天的故事
这里是北纬22度、东经113度,深圳
我在蛇口工业区徜徉,在开荒牛铜像前驻足
她东临深圳湾,西靠珠江口
四十年前,她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
四十年后,伟大的开荒牛精神
将这里变为东方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之都
这里是南山区粤海街道,23.8平方公里的辖区
密集分布了212个产业园区,94家上市公司
在千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华为、腾讯、大疆、中兴•••
这些科技巨头,每一家都是中国高科技引擎
这里发生的事情,都可称作“人间奇迹”
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精神的窗口和缩影
一曲《春天的故事》,唱响神州大地
至今仍然在中国的天空上回响
回望四十多年中国发展的历程
怎能不让亿万人民怀念邓小平
他是新中国巨轮的第二代舵手
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他拨乱反正,把握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迎风远航
最智慧的人,语言也最简练明快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是硬道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化作
亿万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实践
伟大的社会实践,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
但是,第二大经济体不是我们的目标
落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才能告慰毛泽东、邓小平

第六章 红旗飘扬
这里是北纬39度、东经116度,天安门广场
黎明,朝霞映红东方的天际
在庄严的仪式中,我静静地观看升国旗仪式
而我的心海却激烈地涌动着、澎湃着
天安门广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地方
这里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
这里是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结合点
今天是历史的延续,今天是未来的开始
迎着朝霞,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十三亿中国人迎来更加伟大的新时代
新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发展进步
新时代的主旋律仍然是改革开放
中国红船从嘉兴南湖启航到今天,航向不变
但是,大海波涛汹涌,风急浪险
在新舵手习近平的掌舵下
中国红船正迎风破浪,奋勇向前
“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治国方略
已经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影响深远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祖国的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我凝望,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我坚信,五星红旗永远飘扬,永远飘扬

神话:当过解放军,进过大学门。喜欢唱唱歌,播播音。追寻着美好和纯真!惟愿人人健康开心,家家幸福温馨。
面向大海:河北省人。 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专业委员 多家平台金牌主播。爱好文学,热爱朗诵,曾参加过多部广播剧的演播录制工作。 用真情实感,诠释文学艺术的真谛 用声音传递人间大爱。
沧海: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

学与问:居天津,机关退休干部。喜欢文学,爱好诵读。愿以读交友,以诵充实美好生活
成于乐:成于乐,田慧捷,居天津,机关退休干部。爱好文学,喜欢诵读与歌唱,愿以文交友,用美好的声音,传递真情与欢乐。
雨叶子:吴雨杲(网名雨叶子),现已退休,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平时喜欢诵读,希望能通过诵读弘扬中华文化,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心愿。
富贵牡丹:毛树芝,居天津。热爱朗诵,喜欢唱歌。愿以文交友,用美好的声音传递真情,充实美好生活。
欢 迎 加 入 我 们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主编:文丹兰
副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此贴谢绝高额打赏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