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牡丹开《花城》/这方水土这方人之三
——范若丁,原名范汉生,著名散文家,1934年出生,河南汝阳人,历任花城出版社编辑、编审、社长兼总编辑,花城杂志主编。
作者 陈昌华 诵读 范庆兰
音乐设计 范庆兰 制作 一方文化
古往今来
历来将门出虎子
一脉相传
老子英雄儿好汉
邯郸起义
跟着高树勋掉转枪口
戎马一生
军长范龙章奔赴延安

枣园窑洞油灯闪亮
毛主席亲自接见
延河岸边杨柳依依
总司令亲赠照片
叶落归根,回到
梦魂牵绕的中原
父子情深,有过
多少彻夜长谈

走出校门,踏上
南下滚滚的洪流
投笔从戎,接过
父亲手中的枪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
老子打了一辈子仗的
枪杆,变成了儿子
舞文弄墨的笔杆

千年古都的文化浸润
孕育出洛阳纸贵的篇章
奔腾不息的黄河波涛
流淌着源远流长的灵感
虽未日啖荔枝300颗
早就长做了岭南人
春城无处不飞花
已把羊城作为了第二故乡

莫非有牡丹的基因
一花引来百花争艳
难道有古都的熏陶
南国的春光如此烂漫
从花城杂志到花城出版社
从此与花结下不解之缘

从《并未逝去的岁月》
到《暖雪》《相思红》
从《皂角树》《我的父亲》
到《我的两个母亲》
连篇累牍,倾述着
对父老乡亲的挚爱
字里行间,浓缩着
对那片水土的思念
一部《旧京,旧京》的长篇
了却了对故乡和人生的心愿

牡丹开南国,一别几十载
此情从未忘,此花最眷恋
南国四季春,有一片
春光终生难忘
花城众香国,有一颗
牡丹永存心田
在不在位从未忘故乡
桃李不言,走进了《九都诗踪》
下自成蹊,留下了
《洛阳40年诗歌选》

谢谢范老——
一片冰心在玉壶
祝福范老——
有空常回家看看
让娇媚的牡丹,赏不尽
洛阳游子的多情
让醉人的杜康,喝不完
这方水土的缠绵
2017年10月15日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朗诵者 :范庆兰,河南省群星朗诵艺术团团员,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指导教师,洛阳市老干部朗诵协会副秘书长。曾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荣获河南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节目展演三等奖、第36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优秀节目展演一等奖、洛阳市第二届经典诵读“家书抵万金”成人组一等奖、中国洛阳首届牡丹诗词艺术节十佳诵读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