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同:(1905~1998年),字文藻,又名宜禄。东乡人(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区)。书法大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陈凤桐(1939.9.—)男、汉族,江苏徐州铜山人。中共党员,连云港市文联原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苍梧人家》社区报原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原副会长、连云港市诗词楹联协会顾问。主编《当代楹联墨迹选》《当代书法家座右铭墨迹选》《连云港市古今楹联选》《弥勒佛对联荟萃》,编著《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著有《集联细说》(合作),《竹兰轩联萃》《竹兰轩诗草》《竹兰轩墨痕》《竹兰轩文稿》等。曾获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提名奖”、连云港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奖”、江苏省第二届中国人寿杯“十佳优秀文化老人”称号、全国百名“联墨双优”奖。连云港市档案馆专设“陈凤桐家庭档案展”,连云港市博物馆授予“荣誉馆员”称号。
陈凤桐兰亭盛会谢舒同
作者:卢明清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被毛主席称为“党内一支笔”的舒同是陈凤桐心中的偶像,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陈凤桐曾去北京会议处向书法家们征稿、请益编选《当代楹联墨迹选》。因当时舒同工作繁忙,未能与其见面,陈凤桐深感遗憾。后来,他把书的样本通过别人寄给舒同,舒同认真阅读后,欣然操笔,题“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见附图)鼓励,并题“当代楹联墨迹选”书名。 
1983年,陈凤桐在南京参加由尉天池开办的全国高校书法教师培训班,10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所学课程有书法、篆刻、古汉语等。为他们上篆刻课的王一羽老师是个残疾人,轮到他上课,大家都要乘车到离南师大较远的他的家里听课。尉天池的工作十分繁忙,因与陈凤桐比较熟悉,了解他的能力,就把班上的事务交给了他。
一天,陈凤桐从报上看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与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纪念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1630周年大会”的消息,得知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舒同要到场主持这一活动。他很兴奋,心想,这是拜访舒同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就向尉天池请假,要去参加这个活动。尉天池对他说:“你是班长,走了班里的工作没人打理,不合适。”陈凤桐说,去参加“兰亭集会”,感谢舒老曾对《当代楹联墨迹选》工作的支持。尉天池明白了他的心思,就准了他的假。
4月14日,陈凤桐与时任连云港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的陈振伦、任连云港市文联常务副主席的夏兴仁风尘仆仆赶到绍兴。第二天,正值农历三月初三,时光仿佛倒流到1630年前的那个暮春上巳之日:舒同来了,沙孟海来了,李长路来了,诸乐三来了……陈凤桐与曾为《当代楹联墨迹选》赐作的许许多多认识、不认识的文人墨客“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崇山峻岭之中,茂林修竹之间,200多位嘉宾列坐清流急湍之畔,演绎“流觞曲水”之情景。这次活动,是“文革”文化寒冬过后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集会,大家心中被禁锢许久的激情瞬间得到了释放。兰亭内外,暖风熏人,人头攒动,艺术家们或畅叙胸怀,或合影留念……继而,又进行笔会,开展研讨交流,盛况空前。
活动进行到第三天下午,陈凤桐终于得以在舒同休息的房间与其见面。他仰视着已经78岁高龄的舒老,非常激动,将出版的《当代楹联墨迹选》恭恭敬敬地交到舒老的手上。舒同一边翻看书中联作,一边赞扬道:“你们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大家都要好好地向你们学习!”那时,舒同虽已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谈吐引人入胜。陈凤桐当场感谢舒老对“编联”工作的支持、鼓励。舒同说,这是一名老书法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接着,同行的陈振伦向舒老再一次求墨,请他为“连云港市教师进修学院”题写校牌。舒同爽快地答应说:“一定,一定!等回京,一定完成!”兰亭盛会落幕不久,连云港市教师进修学院收到了舒同从北京寄来的题书。大家欢欣鼓舞,挂上舒老题写的校牌,学院蓬荜生辉,学子们进出校门,阅读着别具一格的舒体校名,踌躇满志。
舒同热衷文化事业,早在战争年代就已出名,凡对革命宣传、文化发展工作有益的,都会投笔助阵。《盐场大众》是一份创办于1948年的老报刊,后更名为《淮北盐工报》,20世纪80年代决定再改报名为《江苏盐业报》。报社想请舒同题写报头,但大家摸不着舒老的家门。美编于少泉得知陈凤桐与舒同有联系,就请他推介。一日,于少泉怀揣陈凤桐的书信,从连云港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舒同的府上,不巧,舒同出差在外。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于少泉只好在北京呆一个礼拜等候舒老。舒同出差回来,听爱人说起此事,读过陈凤桐的推荐信,没耽搁一分一秒,当即挥毫。
每当进出“教师进修学院”的大门,陈凤桐总要驻足细细品读舒老的题字。从翰墨神交开始,到兰亭盛会的短暂相见,再到后来冒昧写信请舒老为《江苏盐业报》题写报头,他从舒老身上读懂了什么叫作大家风范。这种风范,就是为人民服务不讲条件的品格,这种品格就像一块丰碑,树立在他的艺术人生之中。
2015年,在“纪念舒同诞辰110周年”之际,陈凤桐手抚《当代楹联墨迹选》以及舒老珍贵的墨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深情如流水,从心底涓涓溢出,赋《思舒同》诗曰:“党内一支笔,编联赐墨情;花香诚可贵,岁岁忆兰亭。”

卢明清,笔名卢布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著有散文集《猴嘴散记》。

罗兰:从事多年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46163792 @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