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绿是树的颜色,绿是水的颜色,绿是山的颜色。高山流水是清幽之景,绿色之致。宜阳县香鹿山城市森林公园,从开始兴建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了。如今,山绿了,民富了,香鹿山如一道美丽的画屏扑入人们的视野,一幅生态画卷正在绘就!

在宜阳县城北部,有一道绿色屏障像巨龙一样横卧在东西长15公里的山脊,万亩林海、松涛阵阵、满目苍翠、绿意盎然,这就是被誉为城市之肺、天然氧吧的香鹿山。
孔子曰:“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自己谈不上贵如圣人所说的仁者,但是身为平民百姓也不乏有乐山的情趣。我曾经多次登过香鹿山,感觉它就像老家的平顶一样,山不高,沟壑深,人迹少,鸟儿多,最大的不同是林子一望无际,道路纵横交错,如果没有路牌的话,简直进了迷宫一般,颇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慨。有时候,一个人走进香鹿山,不免有点胆怯,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这与锦屏山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游客形成了鲜明对比。

香鹿山与洛河南岸的锦屏山相比名气远远不及后者,但都是宜阳县城重要的生态和地理屏障。锦屏山层峦叠嶂,危峰兀立,风光绮丽,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文人墨客经过此地常常登高望远,洋洋洒洒留下不少诗文,女皇武则天更是题写有“锦屏奇观”四个大字,为拥有十二峰的锦屏山增色不少。
香鹿山原名香炉山,据传此山系一只梅花鹿幻化成山。古时建有神鹿庙,后来更名为香鹿山。另一种说法是,唐代武则天喜欢城郊风光,常来游猎,偶遇神鹿,于是改此山为香鹿山,沿用至今。穿凿附会也罢,言之凿凿也可,不论哪种说法,都为香鹿山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代诗人张养浩笔下的景色曾经给人们无限遐想:在空闲的时候,携三五好友,饮两三杯小酒,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来于密密匝匝的树荫之下,享受着丝丝凉风的吹拂;或者踏着满地的金黄,沐浴着萧瑟的秋风,怀着憧憬的心情,希冀偶遇千年一见的神鹿……
香鹿山海拔仅有300米左右,原本是以坡耕地为主,林木花草为辅的砂土型地带。从2002年开始,历经10多年的不懈努力,宜阳县建成了西起盐镇乡贾院村,东至香鹿山镇牌窑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绿色长廊,共栽植60多种苗木230.5万株,总面积2.18万亩,是河南省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

一个小县城,何以有如此大手笔?这归功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和普及。2002年以来,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人口集聚效应凸显,为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宜阳县借助国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东风,当年11月,在香鹿山拉开了兴建万亩森林公园的序幕。
香鹿山森林公园分六期工程建设,道路、绿化、水利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总面积21800亩,涉及2个乡镇、13个行政村,绿化了32道岭、35条沟、75个山头,栽植侧柏、刺槐、女贞、五角枫、雪松60余个树种、230余万株。新修道路63公里,建护林房5处,埋设输水管道4.8公里,建设雪松、红叶李、银杏、女贞、龙柏、侧柏、刺槐、五角枫等21个专业园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

作为一项宏大工程,在香鹿山森林公园建设中,宜阳县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工程建设。第一期工程建设伊始,县委、县政府动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植树造林的劳动中。我和单位职工也一道参与其中,从挖穴、栽树、浇水、培土等环节入手,栽植了侧柏、女贞等树木,为香鹿山绿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意识到了爱绿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以绿荫城,绿化先行,为公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初期的社会面零星栽植到引进专业团队开展工程造林,宜阳县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造林办法和管理形式,公开招标,全程监理,确保成活。在施工过程中,勘测的、挖穴的、运输的、浇灌的、验收的等多路大军冒酷暑、战严寒,起早贪黑、压茬推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一期又一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依托香鹿山森林建设而成立的香鹿山生态园管理处不失时机地建设了凉亭、步道、瞭望塔、蓄水池、立体广播、健身广场等设施,使香鹿山迅速集聚起了人气,成为看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标志性景区。
春回大地,桃李盛开,百花争艳,榆钱、槐花的清香扑面而来。及至夏季,花木葳蕤,绿树成荫,这里又成了消夏避暑的胜地。到了秋季,丹桂飘香,枫叶流丹,柿子、大枣等果实挂满枝头。寒冬时节,翠柏满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

绿色是山中最美的颜色,也是县城最美的底色。香鹿山森林公园从最初的坡耕地蝶变为香鹿山生态园,不只是名字的改变而是内涵的改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慕名来香鹿山者如过江之鲫,无不为一个“绿”字而来。漫步在香鹿山生态园,仿佛进入了绿色鲜花浸染的大观园。一道道岭,一条条沟,一面面坡,到处充满了绿色,飘满了花香。
掩映在万绿丛中,农家开办了结庐山庄、小院儿、月亮湾等众多农家饭店,工业园建设了轴承、铸造、焊剂等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等风口产业,乡村发展起了花椒、迷迭香、巴马香猪等三大特色项目。洛河北岸、香鹿山下的城市近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呈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曾经想有朝一日一定要走遍香鹿山,欣赏千年银杏挺拔的风姿,聆听松柏刺槐的涛声,俯瞰宜阳高速口车辆进出的场景,感受先进制造业踔厉奋发的脉动。
我曾经登临过华山、嵩山等景区,也多次上过老君山、神灵寨、花果山,最大的感受就是森林茂密,绿色葱郁,活脱脱一幅水墨山水画,一幅隋朝画家展子虔笔下的《游春图》。香鹿山,我为无边的绿色而陶醉;香鹿山,我为葱茏的青山而自豪……

作者简介:李志敏,男,宜阳县白杨镇人,记者,洛阳市作协会员,宜阳县作协名誉副主席,宜阳县第十三届党代会代表。现供职于宜阳县新闻宣传单位,作品以新闻、诗歌、散文为主,主要刊播于洛阳日报、河南工人报、河南电视台、洛阳广播电视台等省市媒体以及主流网络媒体。

主播简介:田俊换,网名田添,宜阳县白杨镇人,白杨镇五区教师,人生信条“努力做好自己”。

(责任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