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 以 消 夏
文/何俊锋

炎炎夏日,何以消暑,唯有静心。当心静下来,去感知一片叶子从翠绿变成墨绿,静赏一朵夏花的绚烂,闻栀子浓郁的馨香。静静地享受安静,让心从“躁”中脱离出来,一切都在“闹”中入了静。心若静,水之清,叶之绿,盛满清凉。静在心,不在境。心若不静,万物皆躁,就算身处深山古寺,也觉得梵音扰人。心若静,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觅得一方净土。静下心来,去看一朵花绽放的样子,能听到滋滋花开的声音,心境也随之静美起来。或将心安放在一本书,一盏茶里,书中自有诗境,茶里自有清凉。夏天的灼热难免使人心情烦躁,读这样唯美的字眼,如微风拂面的清爽,不觉心生清凉之感,燥热和烦闷也烟消云散了。

在一本书,一盏茶中消夏,就好像身边始终一片清凉的风,每翻一页抿一口,书香、茶香能给人降降温。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心静自有清凉境,静中造境,必然是静的境界,由静入净,因净而静。寻一方静谧,静坐一隅,掬一捧清悠,静享一个人的清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怡然自得。静心感受万物,与万物同在,觉得自己与万物皆温柔,夏天也变得可人了。谁说不是呢,虽然夏天的太阳炙热烤人,但正是这热情的阳光孕育了瓜果蔬菜,让夏天充满水蜜桃的味道。春生夏长,一入夏,便感受到了夏的繁盛,风满人间草木香,瓜果丰盈,连空气里都飘着果香。

绿,是夏天的一抹诗意,亦是夏之魂。满树葱茏的绿叶,用绿色风韵点缀着夏,宛如林间一股清泉,若深谷一潭碧水。不仅给人带来丝丝凉意,似乎连叶脉都散发着静气,能涤荡人心中尘埃,让一颗浮躁的心沉淀下来。静静的赏绿,如静水流深,身心澄澈。盈一眸葱绿,再染几许野花野草的香气,光阴,透着岁月的沉香。夏日草木葱茏着内心的葱茏,一颗心也在这纯然中变得丰盈而恬静,与世无争。心归自然,万物俱静,一切都井然有序。静静的聆听夏风吹过的声音,似听禅,外界倏然间雅雀无声,唯有树叶在风里沙沙作响,绿意婆娑。随禅入境,一颗心在静和净中禅意绵绵,纯净而安然。走过草走过花,时刻能感受到它们的灵气,行走在山林,不问世俗,只是在山林。

花草不语,已是禅语,所见所遇,皆本真。就连萦绕在耳边的夏风,也犹如梵音袅袅,人在风的凉意里,不觉变得柔和,变得恬静。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动亦禅,静亦禅。静下心来感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它们的静,是宁静的超然,动,是生命的热情。境由心造,心随境迁。若是情到深处,便是最深情的缱绻,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便会为之怦然心动。所以,风动、幡动,不过是内心的样子。当心回归于自然,目光所及,皆是宁静与美好,就算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炎炎夏日里,多让自己沾染一些葳蕤草木的静气,身静,心静,意静。澄心静怀,净心虑性,超然于物外,天地悠悠,自然会有清凉意。

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