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读着散文大师朱自清名篇《春》这优美的文字,我们就可以感觉春的扑面而来。
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四季之首,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就叫做春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最传统、最盛大的节日。每当这个时候,远在他乡的游子都会想方设法回家与父母等亲人团聚,欢度新春佳节。由此,诞生了一个中国独有、世界闻名的词儿“春运”。回家团圆,一家人其乐融融之际,还不忘收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春晚”又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新词。民间有叫小孩子为“春牙子”、叫女孩为“春姑娘”的,还称13岁至19岁的青少年时期为“青春期”, 由此,又可以看出“春”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春风她吻上了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春风吹来,大地万物复苏,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春雨一下,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了大地的胸怀、滋润了万物的生长。“春天是一片明媚的阳光\也许那些灿烂的刺眼的光芒\都藏在了双眸里面\成为了我们亘古不变的光晕”。有了春风化雨,有了春光明媚,人们就开始下地播种粮食,这就是春耕,之后才有夏收和秋收,这才有春华秋实。“朋友,春天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诗人郭小川这首诗是在告诫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怀着年轻的心态,就会收获幸福的硕果!
诗人赞美春梅,赞美她“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之傲霜斗雪的高贵品质;诗人赞美春兰,赞美她“九畹仙葩饮露开,含香吐翠美人胎。此身偏爱藏幽谷,不学桃花薄幸哀”之洁身自爱的高雅品格;诗人赞美迎春花,赞美她“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之“迎得春来非自足”的高风亮节。
一个人遇到了称心如意的事情是“春风得意”,一个人因喜事高兴是“春风满面”;给予别人的关怀是“春风雨露”,帮助别人则是“春风化雨”;一个人医术高明是“妙手回春”,一个人刚正不阿不为尊者讳敢于奋笔疾书就是“春秋笔法”。少男少女遇到了可心的人儿则是“吹皱一池春水”、春心荡漾,男女新婚洞房则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当然,春和景明,我们不会忘记为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寸草春晖,我们绝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更不会忘记老师们的无私奉献。面对女士,我们祝愿她们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永葆青春、岁月难留痕;面对男士,我们希望他们要把握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辛勤耕耘,着手成春,迎来自己的春华秋实。面对青少年朋友,我们叮嘱他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不负青春好年华。
当然,在某种特殊时期,我们也会享受不到春天的温暖,而总感觉是“高天滚滚寒流急”。这时,人们就会在心里悄悄地唱道:“春天,春天,你在哪里?”不过,十月里一声春雷,尔后华夏故园便传唱开了“春天的故事”。虽然,这是迟到的春天,但既然春回大地,东方神州的一切,从此就焕然一新了。



作者介绍 龚飞,男,泸州人,大学本科毕业,笔名公明、于荷。高级政工师、记者。1963年2月生于泸县金龙乡(今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江阳区政协文史研究员。四川省首届“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入选家庭。曾担任长江液压件厂暨长液公司《长液报》责任主编,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信周刊》编辑、记者,泸州市总工会《泸州工运》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