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虾小气磅礴
—— 谈徐邦美的“虾”
作者:吴翰水
朗诵:南屏晚钟

提及江南,岸芷汀兰,湖光山色。南京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蕴藏者历史上众多的文萃者的情怀。有着“金陵鱼仙”称号的徐邦美,欣赏过她众多作品,荷草秀美,锦鳞灵动,牡丹媚雅,梅花锦绣。自然少不了那抹“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左情怀。

徐邦美画鱼有着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特征,灵动飘逸,给人很深的印象。今天不说鱼,说说她的“虾”。虾在中华文化里也有“银子”之称。更有着其丰富的内涵,蕴藏其深刻的人生哲学。本身银装素裹,弯曲时形似元宝,因为成群结队,国画虾也象征着招财纳福、财源广进。一张宣纸,调墨润笔,且看她笔下露峰出头,中侧峰画甲片,侧峰画身出尾鳍,浓淡相宜,玲珑剔透跃然纸上。一排小爪弯曲似游弋态,活灵活现。“虾身”逐渐缩小,虾节的压笔提笔,用墨深浅,节节疏密和形状,每一节都有所变化,自然通透,给欣赏者以圆润立体,不平板不摊薄的视觉感受。这就是细节之处,也是看待好作品入眼之处。也就是由形入神的必备条件。在看点睛如星,目孕神采,玩趣十足。虾的钳由远端的臂和钳组成,是整个虾的精神力量所在,运用“铁线篆”的笔法,硬朗笔直而挺拔。更贴近客观自然,彰显力量。虾钳和虾身柔韧成弓、虾须如线截然相反,这也是虾图印象中刚柔的视觉反差给予欣赏者耐人寻味之处。细观小臂,直中带曲,浓墨勾勒,铿锵有力,动态变化丰富更贴近客观自然,细针密缕,细节中的细节。伸如探囊取物之态,缩如蓄势待发之感。虾须前后左右凌乱有序,皆因形态跳跃、躬身所致,活灵活现。虾须本身长于虾身甚多,具有探视器的功能,中锋运笔均匀,润中见干,给予观赏者遇水柔韧,曲中敏锐的视觉效果。更增添了“长须揽富贵,大钳保平安”的传统寓意和绘画理念。画作注意细节,仿佛这些虾是在溪流游走,形神俱全。她的构图严谨,题款也是恰如其分,用墨的干湿符合图画的立意而来,看其《清趣》其构图,数虾自上而下为“s”形,下方略显空白,又添上两只,两只虾身相互重叠,既填补空白,又不赘笔,构思细致。再看落款: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一草一木一瓜一果,在画家和诗人的眼里都是文章。字里行间浓淡兼备,左右有深有浅,丰富了毛笔字的特质,增加了水气,能够使绘画艺术的感染力不断增强,意境得到进一步展示。主题创作中的相互关联,通过配合形成完美的契合,相互情感的表达,这就平添了整体画面的艺术性,欣赏性。

《亦屈亦伸》这副画,徐邦美取其名也是诠释了“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的人生道理,更是避让锋芒、待机而动的谦忍智慧。画中几株荷莲自是“渡香翠岸深琼坐,朱粉深匀携美仑”之态,溪流微濑,几簌水草顺溪摇曳,十余只虾自上而下,逆流而下,游向荷处,似镊取食物,似游龙嬉水,有直游,有回首,屈直自在,玩趣十足。虾在游时,双臂弯曲双钳不张,长须弯曲角度小,也是探测周围动态。这是她长年观察,细致之处。尾鳍形态随着虾身变化似展似开,细之又细。看虾的眼睛,轻蘸水,点蝇墨,垂直入头处,横“目”墨淡而玲珑,即为“眼白”,这是微妙经典处。这是一副好的作品细节上“点睛”之处,是提升作品的关键。整体布局,左为荷倾向右,右为虾倾向左,聚散两三处,凑群三五只,似太极具美感。空白处即为虚,不仅是色彩问题,还是具体事物的延长意象,无限的精神容量。中国画技法的核心,也是国画本质的基因。气韵先要存于心身,神采更是依靠如何驾驭的笔墨。笔即是抒情的工具,自心入笔,好的作品有其抒情性,抒情必有其精神性。身曲志正、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必有“亦跃于渊,得大自在”。

徐邦美很多作品获得过金银奖。一副《回归自然》的虾画,曾在央视节目轮翻播放过,描述了从虾篓里倒入水面,虾因与水隔离原因形成身躯如“球形”状态,入水后也没及时伸张的混乱场面。,这便是用笔及用墨的情趣要求,没有娴熟的技法和丰富的思维是不能达到这样的瞬间效果,从虾篓刚刚倒出的和游到水草远处的虾身,是逐渐伸展的,“钳、须、爪、头、尾”形态各异,从篓中刚出来虾钳,方向迥异,一钳伸出,一钳萎缩,形态聚散,布局相宜。那种释放中的自由,一目了然。有因入水而停滞爬在水底沉寂恢复体力的,虾须是弯曲的。有的笔直快游,虾须是探听状态,弯曲度较小。在“凌乱”中把虾的形态,画的意图,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强调“形神兼备”,不拘泥于形似的雕饰而注重神韵的传达的创作理念,“形、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由表及里地展现了动感世界,都表现出来了。还有一只,回头“招手”同伴,很有力量地喊:快,快,来这边……”,顾盼生情,交映成趣。这种“回头虾”在徐邦美的画里很多,是独树一帜的。前面的“招手”呐喊,后面那只,伸出“手”相互呼应,似近非近,若即若离。那种急迫的神情用画中的虾距,大钳张开的角度,小臂略粗直中有曲的笔法,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出神,思想、意念,情感,国画的语言艺术的出色表现。还有大胆的拟人运用使绘画作品不仅多了虾趣,画趣,还有人生之趣。

徐邦美最初画虾时用报纸,有所成时,一画就是“一刀”,可见她画虾的恒心刻苦和痴迷。她的绘画作品成就,却很少提及,总是一颗谦虚谨慎进取的心态去面对绘画艺术,用平常心对待生活。单人耘老先生曾给徐邦美的虾画题款,“尘埃不侵,空明无碍,亦屈亦伸,得大自在”。“虾”文化通过徐老师的写意下,通读人生。中国水墨画中黑色是没有众彩的,必须用色阶显得恬淡。淡是表象,虚静,透明。静和淡又是相互的,静是于心,由情而发,最后怡情即朴素,即国画本质的哲理性。徐邦美画的虾充分诠释了中国国画“虾”文化的本质,可谓“横目玲珑甲,弓藏舞水缨。长须缠白玉,触处即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