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 公 鸟
文/杨迪焱
快要落山的太阳,火球般地倒映在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好像一颗很不平静的心。
湖中飘着一只小竹排,蹲在竹排上垂钓的人像个老柳树蔸,熟悉他的人都叫他“渔公鸟”。至于姓甚名谁没有人知晓,连渔公鸟本人也只知道自己叫瘪瘪或者叫鱼公鸟。
渔公鸟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是根独苗苗。因父母去世早,他没有上过一天学。渔公鸟虽然目不识丁但很明事理,为人忠厚老实,勤劳俭朴,他从小到大直至到老就只知道钓鱼谋生,别的什么都不会。渔公鸟最害羞的是女人,只要有人讲给他娶媳妇,他就要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不敢出门。后来人们怕他出事也就没有人再提为他相亲的事了。就这样渔公鸟一个人孤独地以鱼为伴,以水为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渔公鸟钓鱼与众不同,他只钓小鱼不钓大鱼,宁愿少钓决不多钓,只要够一天的生活费就行了,一天保一天,从没有半点结余。
说来也怪,渔公鸟无论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他都能钓到鱼,因为他知道鱼的习性,他懂得水温鱼情。在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不少钓鱼秘方,但却从不外传,他说是为了保护鱼类以便天天有鱼钓。
渔公鸟钓的鱼,要么是清一色的水面鱼,要么是清一色的黄尾鱼。他钓到鱼之后要一条条除去内脏,刮去鱼鳞,弄得干干净净才买给别人,可谓价廉物美,货真价实。渔公鸟卖鱼从不是以重量论价,而是按条数按大小卖给别人,因为他不认得秤,也不会算数,生怕人家吃他们的空子。鱼公鸟卖鱼,是按手指论价的,一指宽的一分钱,二指宽的两分钱……五指宽的五分钱。凡是钓到超过五指宽的鱼都要放回水中去,他担心别人要了鱼给大票子他找不开,又听说大票子有假钞,他怕上当受骗……

渔公鸟钓鱼时,偶尔钓到乌龟王八之类的“贵货”,他都要用石头悻悻地砸个稀巴烂,扔进河里喂小鱼。要是钓到娃娃鱼,他就要将其放到很少有人知道的地下河去加以保护。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听娃娃的叫声像嘤嘤啼哭的小娃娃,很可怜又很可爱。
后来,无论物价怎么上涨,渔公鸟钓的鱼还是老规矩:按指论价,一指宽的一分钱,二指宽的两分钱……五指宽的五分钱。渔公鸟的那“五指鱼”无疑成了抢手货,难怪岸上早就站满了等着买鱼的人群。
“ 喂,送鱼过来啰,快点啰”,岸上的女人等得不耐烦了,一阵阵叫嚷起来。
“ 来啰,来啰”!渔公鸟的竹排一靠岸边,鱼箕的鱼被立即抢购一空。买到鱼占到便宜的却哈哈大笑,没有买到的就要骂上几句:“背时的鱼公鸟钓得太少了,连得我等了老半天,你总会有一天会掉进湖里去喂鱼的”………
渔公鸟头戴一顶刚好遮住脑膜顶的烂斗笠,牙齿脱得差不多了,难怪人们叫他瘪瘪。渔公鸟整张脸布满了日月刻下的皱纹,下身穿一条不长不短的青布裤子,上身一丝不挂,黑黝黝的,现起一根根肋条骨。

“ 唉,好难啊!湖里的鱼太少了,人们又是丢炸弹又是电麻,鱼长都长不赢啰”,渔公鸟讲话很不关风,声音又小,不知道那些买鱼的人听到了没有?渔公鸟自顾得清点一天的劳动成果:一分钱一张的二十张,两分钱一张的二十八张,五分钱一张的十六张。他把钱紧紧地卷在一起又用塑料袋包了又包,装进裤子里面的小口袋里,还用别针别了又别,然后,将他的那只小竹排牢牢地系在河边的老柳树根上,爬上岸来。
终有一天,渔公鸟倒在了他垂钓的小竹排上。在岸边等了许久的妇女们大声地呼唤了好几遍,都不见回音。夕阳的光芒显得格外微弱,轻轻地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蝉翼
般的光彩,天边的几朵白云由先前的血红渐渐变灰变暗。清风,丽日,湖水,芦苇花,小竹排为渔公鸟平静辛劳酸楚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凄清的句号。
往后的日子,每当人们到河边就会想起小竹排,五指鱼,渔公鸟……

【作者简介】
杨迪焱(笔名:杨波,)男,苗族,中共党员。1953年元月生,湖南邵阳城步人,行政单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