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抚摸/作者:李专

小时候我体格差,从头到脚都是病,
又不坚强,病痛袭来常常哭叫。
这时候的最佳“疗效”就是父亲的抚摸了。
父亲的手掌宽厚温暖,
轻轻拂过疼痛就会减弱,特别神奇。
我常常在父亲的抚摸中安然入睡。
父亲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回家一次,
但是抚摸我的次数并不少。
父亲的抚摸至今难忘,
因为这是我唯一能得到的。

也许是工作压力大,家务繁重,
我痛得哭叫,母亲总是让我忍一忍,
得空再去医院。
她从未抚摸过我的病痛。
医生当然更不会抚摸我了,只是诊断、治疗。
据说小孩的皮肤有种“饥饿感”,渴望被人抚摸,长大了就消失了。
现在我的“皮肤饥饿感”早已过去,
病痛也消失了,又怎么好意思再让父亲抚摸呢?
父亲是位慈父,从未打过我们兄妹。
最激烈的就是气极了逼近淘气的我们厉声呵斥,
那高高举起的巴掌永远不会落下,
永远不会打在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

父亲的抚摸其实是父亲慈爱心海的波纹浪花!
凭心而论,
父亲没什么出众本事,
没给我们锦衣玉食的生活,
没给我们鲜花铺地的前程。
但是从神奇的抚摸中,
我分明感受到了父亲那双上帝之手!
它能捧着儿子的心抚慰个通通透透,
祛除所有的灾病疼痛。
如果说父爱似海,
那么父亲的抚摸就是深海里的珍珠;
如果说父恩如山,
那么父亲的抚摸就是深山里的黄金。
父亲的抚摸在我记忆的长河里
永远闪烁着光辉,
亮亮的、
暖暖的、久久的……


作者:李专,湖北阳新人,现任咸宁市文联党组书记,咸宁市作协主席。出版散文集《岁月的痕》、游记集《行走的歌》等,散文《别再“迟钝”下去》获《人民日报》“中国环保三十年”征文一等奖,散文《列宁格勒的树》入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散文《父亲的抚摸》入选多种辅助教材。
朗诵者简介:

张兆龙:高校退休教师,辽宁省朗诵艺术协会理事,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经常受邀担任省市级普通话口语表达赛事评委、点评嘉宾,曾获得省级比赛第一名、一等奖,指导学生多次夺得省市、国家级比赛大奖。热爱诵读,学习、体验永远在路上。
配乐编辑:
歌与诵艺术平台:您做不到的我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