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写作之路
文/马杰年
有一条路有着非凡的吸引力,那就是写作之路。说真的退休之前的我,对写作不太感兴趣。因为我在退休之前,一直是担任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
在我四十二年的教学生涯中,只投过一次稿件,那是在2000年3月,《山东教育》第七期,发表过题为《思维的两种方法》的论文。一直到退休,从未写过任何作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深深爱上了写作,并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我退休后三大爱好之一。(唱歌、写作、乒乓球)记的那是在去年4月份,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有一天,我与同事董泽元老师在微信上聊天,他问我有没有我大爷马辛的简历。我大爷曾在八路军直属炮兵团,担任过八路军炮兵团团参谋长。董泽元老师想写一写巜鲁北平原的小延安》,向我要大爷马辛的简历以备写作之用。董泽元老师现在是惠民县石庙镇第一中学党支部负责人。他曾在《大众日报》、巜农村大众》、巜齐鲁晚报》、巜滨州日报》、《滨州头条》等报刊媒体发表过新闻作品1000多篇。被评为《农村大众》和《滨州日报》优秀通讯员,被《农村大众》称为“乡土记者,还是《滨州头条》的通讯员。

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走村入户进行采访。他的作品构思新颖,体裁独具匠心,新闻作品真实准确,写作功底颇为深厚。当时,我记得他跟我说,“你退休后闲着没事,可写点东西啊。”我说,“没有写作素材,没什么可写的”。他说,“你可以先写写自己啊,可先写一写你的教学经历”。就这样在董泽元老师的鼓励、支持下,开启了我的写作之路。于是,我的处女作《我四十二年的教学生涯》,经过近半个月的不断修改,终于诞生了,于2021年4月21日登上了《滨州头条》。一个月后5月23日,我的《圆梦》又登上了《滨州头条》,接着是七八月份的巜土地的变迁》,《前辈的身影》。一至到年底共上了20个都市头条。令我欣慰的是觉得越写越觉得有啥可写了。越写越觉得感兴趣了,觉得一天不写手就痒痒,这就是我开头所说的非凡的吸引力。

打字的时候,那些优美的词句争着抢着蹦出来,那种感觉特别奇妙。由此,我真正领悟了泽元弟当时跟我说的“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的含义。写作的素材源源不断地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以前和现在亲身经历过的,从书上读过的,自己亲眼目睹的,道听途说的,它们都不会逝去的,它们会静静地潜伏在我的脑海里,等我在有朝一日,唤醒它们,变成一个个的方块字。
2022年,我的写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几乎隔三差五的就登上一次头条,光四月份一个月就上了14次头条,截至目前为止,今年共上头条50篇。虽然作品不那么华丽,但我深信:完成总比完美更重要。

写作这条路是很艰辛的,是枯燥的,写作的过程是焦虑的、也是熬人的。它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充足的精力、耐力,不然是很容易打退堂鼓的。不过它还是能够励炼一个人的意志的,同时对自己能修身养性,对社会能传播正能量。写作这条路也是一条光明大道,它能给人带来快乐,使人愉悦。一次又一次,看着自己修改好的稿子,那种满足、那种喜悦之情是无法言表的。写作这条路确实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感谢写作,使我消除了自卑,树立起了自信心;感谢写作,使我摆脱了空虚感,让生活变得充实;感谢写作,使我克服了无聊情绪,让生活变得愉悦、丰富多彩;感谢写作,使我在我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改善了三观,使之对生活更加积极向上。
2022年6月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