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
《半山听雨》雅集
前言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很喜欢这句诗
世界上有很多事,
适合静静地聆听,
听雨,无疑就是最享受的一个,
听雨是一个人的清欢,
无忧无虑,浅喜心欢,
一场雨下,涤尽尘扰。
静坐山中,听雨打树叶,看远处朦胧,
偶尔还有飞鸟掠过,
心中自有一份说不出的恬静。
烟雨蒙蒙,山峦葱茏,若隐若现,
耳际余音缭绕,
一缕缕情愫随琴音流放,
婉约,嫣然,沉静,从容。
一、词
临江仙•半山听雨
文/行吟
窗扣声声如友至,凝眸漫岭轻烟。
悠悠思绪落檐前。
少时多少事,滴滴听缠绵。
心事琴中堪寄得,琤琮珠落银盘。
浮生行去似歌弦。
雨声犹伴奏,足迹谱流年。
临江仙·半山听雨
文/明星
雨里琴音挑抹,风中山语低传。
潇潇风雨一和弦。
水流青瓦断,珠落碎还圆。
淅沥轻敲玉磬,淙潺巧弄溪烟。
半山听雨一诗禅,
涤尘消世事,清郁度忧烦。
注:徐昌图体,中华新韵
临江仙·半山听雨
文/宛如清语
打叶声声天籁似,清晨唤醒酣眠。
珠簾檐下袅浮烟。
宁神驱乱绪,一听一安然。
独坐窗前恬淡处,浮生忘却悲欢。
尘间俗事不相关。
闻弦生雅趣,执笔写流年。
浣溪沙·半山听雨
文/毕可慧
滴滴雨丝挂屋檐,山前山上织珠帘。
涟漪阵阵搅清潭。
愿有天音清两耳,不教俗世染青衫。
逍遥物外是深耽。
声声慢•半山听雨
文/蔡其良
烟笼雾罩,山间阁榭,零零雨叩亭廊。落击龙泉伴奏,汩汩铿锵。飞檐巧编玉串,坠云窗、汇入明堂。尚未歇、忽起琴音脆,更润心肠。
忆想浮生若梦,只顾那、荣华执取身忙。刺骨悬梁苦读,矢志争光。如今孑然独处,薄情缘、羡慕鸳鸯。雨滴降、洗尽铅华事,任运安康。
二、诗
半山听雨
文/高行
闲行登野径,避雨坐山亭。
阵阵浮岚去,潺潺瀑水经。
树阴沾露荡,檐影滴霖零。
静倚寻幽景,遥闻有迅霆。
半山听雨
文/肖文敬
今日因君独倚楼,淡烟乔木赏平丘。
润含琴调屋檐漏,凉入书声瓦舍流。
十指行云跃眼底,一时和雨到心头。
空蒙山色画随活,得句点苍诗韵留。
半山听雨
文/骆添祥
雨伴凉风拂面痴,一山白幕笼烟池。
风声跌宕齐音律,水线横斜柔韧丝。
一盏清茶窗外画,半杯老酒阁中诗。
雨间视听千般味,喜乐随缘心润滋。
半山听雨
文/林江贤
凉风透薄襟,梅雨失幽岑。
漠漠山鸠寂,潇潇石径深。
闭门归谢屐,倚户忆陶琴。
且待烟云散,还同故旧吟。
半山听雨
文/林江贤
断云挟雨到山居,飒飒凉风两袂舒。
檐溜滴成三径曲,涧声吟遍一斋书。
韵含清籁烦堪洗,心若危崖静有余。
物事休闻常聒耳,独怜幽处步徐徐。
半山听雨
文/张鸣琦
扶杖临山半,炎风带雨横。
耳边沙漏调,脚下水流声。
竹韵闻频赋,雷音觉密鸣。
茫茫无处避,移步只轻轻。
半山听雨
文/黄才乐
悠悠山半雨,点滴入心田。
韵逐千般梦,情追百样缘。
崖音惊旷荡,客路感颠连。
此日怀家国,犹将剑胆悬。
半山听雨(七律两首)
文/杨敏琪
一
一盏清茶一世缘,凭窗听雨诉从前。
三生石刻三生梦,四季花开四季泉。
采得青梅忙煮酒,同来水榭共观莲。
芭蕉欲笑琉璃影,只羡鸳鸯不羡仙!
二
缕缕清音绕佛堂,红尘欲净逸思扬。
烟涵小径迷诗眼,翠染篱笆浸稻芒。
几点轻敲帘外竹,数声又入手中觞。
平添万象菩提意,一叶如来一柱香。
半山听雨
文/田永香
闲坐堂前慢品茶,静听荷叶溅珠花。
潇潇酸雨随风去,出垢离尘勿有瑕。
(中华新韵)
半山听雨
文/韦劲松
夏雨连绵摩诘诗,闲居深僻世难知。
山横门外忘机处,人寄风前感旧时。
淅沥檐声随涧水,氤氲野气缀林枝。
寻幽何必登峰极,岭半岚光亦绝奇。
半山听雨
文/高伟权
丘山风带韵,携雨作鸣琴。
悠管烟霞奏,繁弦溪涧吟。
可曾撩幻梦?却道荡尘心。
坐爱濛濛起,随声寄远岑。
莲峰听雨
文/何向民
山过四时雨,人闻太古声。
疾徐失远近,交汇觉零丁。
百事惟余静,一灯昏似盲。
此身何所寄,大化自流行。
半山听雨
文/谭沛梧
山窗帘动奏雷鸣,歇脚檐前珠滴萦。
水渚龙舟催鼓响,溪中渔父问天晴。
过云雨后彩虹挂,斜照竹间朱鸟嘤。
半岭轻烟争出岫,峦回空霁万鸥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