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庆元
长城,一个举世瞩日无与伦比的旅游胜地,正因为此,我先后三次到达这里参观游览,且每次游览都给我以新的体味和收获。1968年10月,初次到达长城。它给我的印象是直观的,只感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一声不吭,安静,深邃。砖,层层叠叠,严丝合逢。像巨龙蜿蜒的脊背朝向蓝天。如此雄奇的骨骼,到底需要多少砖石才能堆积而成,到底需要多少健壮的挑夫经年累月才能筑起? 如此雄伟壮观,平生从未见过,第二次是1996年6月,我携全家到长城参观,想让夫人和儿女们开开眼界。一家人到达长城,觉得长城是凝聚咱中国人团结力量的象征,它是我们民族屹立东方的巨龙。在这里,当年敌寇发起了阵阵冲锋,士兵的喊杀,战马的嘶叫,火炮的轰鸣,攻城器械高速运转的吱吱声,犹在眼前。尽管战火纷飞,它却从未倒下。它所庇护的朝廷,纵使风雨飘摇,但只要这条龙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次是2000年秋末,我登上长城,遥望依地拔天的万里长城,那雄伟的气象,使你不觉要引吭高呼。嵯峨的山巅是蜿蜒千回的城墙,是碉堡。再往上去,似穹隆的苍天。往下看,山下是乱石,是谷壑,是秋后的蔓草婆、西风刷过、那一脉萧萧声响,凄凉里似乎又含了几分苦情和悲壮。

提起长城、就会让人想起秦始皇,历史上他真正的丰功伟绩在于统一了中国,万里长城的修建,虽然有效抵御了外敌的人侵、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却也记得他修筑万里长城造成的民怨。由此,我们又会不由地想到孟姜女。在寒风彻骨、滴水成冰的北国严冬,孟姜女一个乡间少妇、离乡背井、远涉万里,来到燕山的海边,想在百万筑城的民工中找到自己的丈夫,把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寒衣送到丈夫手里,穿到丈夫身上。当得知自已的丈夫已经死去的消息后,她仍在不停地寻找。她一边流着眼泪不停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一边痛斥暴君秦始皇,就这样一个孟姜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然她来迟了、但是她哭倒了长城,难怪孟姜女此举能感天动地。当年30万民夫历经严冬酷暑,不知有多少人因累死、冻死、饿死而化为白骨。这长城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砖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试想一个弱女子怎能把长城哭倒?但是孟姜女的眼泪却是万民仇恨的凝聚,纵不能哭倒长城,却可以推倒暴君,使这个冀求长生不老、万世一系、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的秦王朝在人民的一片反抗声浪中竟只经二世而亡,灰飞烟灭。

一位伟人讲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可我到了长城却怎么也感觉不到能配得上“好汉”的称号,但爬上长城确实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拾级而上,一步一喘,汗流浃背方可到达。今日爬长城者竟然如此费力,当年修长城者的艰难便可想而知了,那时,千万劳动者在这样的深山大谷,悬崖绝壁上筑成了万里长城,每一块大石头搬运上来,每一块大城砖砌到这山顶上谈何容易。真正的英雄好汉永远属于劳动人民。
面对这古老的长城,面对厚重的历史,人们的敬畏与崇拜太少太少。而今,人们的欲望无限扩张,历史成为被遗忘的过往。又有谁会站在长城脚下,仰视那一砖一石垒起的铜墙铁壁,在时光的遗韵中缅怀赞许那些用汗水、泪水、鲜血,或是用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平凡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