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沙龙展

开幕:2022年3月13日下午3点
展期:2022年3月13日至6月13日(90天)
展址:中国珠海香洲区 洪湾金地门道
联合发起人:徐坦、何俊彦、吴方洲、司徒俭、马境若水
参展艺术家:何俊彦、姚志燕、若瑟迪莫 、弗兰克、官宏滔、吴析夏 、叶轩 、文皆俊杰 、《百岛计划档案》、马境若水、司徒俭、郭卜尔 、赛音 、David Fank 、张可、吴旭东、、樊国真 、罗满雄 、、李敏 、郭恬熙 、徐坦、高元、陈辉 、西三歌队、普酝、吴方洲……

找一个地方,艺术家在一起聚聚。经过几个月的散式准备,这个沙龙式的艺术展在横琴岛、十字门、洪湾这个区域发生了!
活动空间的原始功能是工厂,钢筋水泥结构,房顶、墙面、地板是极灰清水泥。站在阳台前面有一个深龙造船厂伸手可触,举目远眺横琴岛近在咫尺。上到楼顶观望周围是空的,天空与大地寂静,虫鸣鸟语……
从拱北岀发到展场,穿越加林山隧道,约20分钟就到。
临时做展的场地是艺术家司徒俭的工作室。她免费提供给沙龙展工作组做展,雷锋精神可嘉!
每一位参展艺术家以作品为载体,呈现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及美学方向。作品在时间的纵深度无限延伸,徐坦的影像作品创作于2003年,司徒俭的作品从2004年开始创作,是一件断断续续创作中的作品……
展品有油画、木刻年画、水墨画、摄影、影像、装置、非装置(百岛帐篷)、现场口述、综合材料、数码艺术、行为艺术(图片记录)、口头讲解录像、诗歌……等,近10种艺术类型。
参展的每一位艺术家都是置身于文化前沿的战士,能在各种陌生的环境、媒材、工具上驰骋自己的思想。
约30件作品,构筑了一场文化生态。到场的艺术家自我解说作品的精神内涵。
沙龙活动从下午开始,一直持续至12点才结束。
90天的展览结束后,下一期的活动,可以期盼,但无法预控!
欢迎用多种方式持续交流!欢迎批评!
沙龙工作组
2022年6月13日
參展作品导览:
何俊彦《无题》布面综合材料绘画,200x250cm, 2019-2021
姚志燕|回家|布面油彩80cmx100cm|2018|
作品围绕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幽微的陌生关系,充满着混杂、孤寂和暖昧的情结,视觉形象幽默,又荒诞,且黑色。塑造和建立了一个自我封闭又无限延伸的世界,并在不确定的变幻中捕捉和固定那一个个片断的瞬间。
若瑟迪莫 《Turn Your Wishes Into Poetry #8》.2017.Photography. Giclee print on 325 grams Hahnemule Fine Art Baryta, 10 cm frame to the image, black Wood Frame, glass. 70 x 111.8 cm. Ed. of 3 + 2 AP
弗兰克,布上油画。
官宏滔《像素虛境:山海之一》,摄影+数码媒体,2022,80X 142.2cm
吴析夏 《阳具的诞生》摄影80*120 2017
叶轩 Xuan Ye / 《所有明日的海洋》/ 人工智能生成影像静帧 / 60cm x 33.75cm 尺寸可变 / 2019 - 2020
《所有明日的海洋》我用一个脚本扫描抓取以“海洋”关键词搜索到的库存摄影图片,并将数据库送入人工神经网络生成新的图像。机器学习生成的变形像素在视觉上与海水有相似之处。正是“海洋”与或“海洋般的欲望”,被商业库存图像生态系统的表征力和文化权威所控制,而算法经济使这种生物政治的控制更加复杂。音画装置交互反响于生成式的算法作曲,其后演变成一个即兴的音画表演。在声音表演中,我模拟鲸咏发声,并以座头鲸歌曲中常见的 “递归 “节奏模式作为音序。标题中隐藏的矛盾在于,“海洋”是一种超越个体与人类经验,超越时空的概念。“所有明日的”传达的是一种隽永流长的与自然共生的愿景,以及对海洋的终极乡愁。
和文朝《百岛驻留纪实图像》2019/万山群岛、桂山岛、牛头岛、大蜘洲岛
文皆俊杰 《无题》摄 影80X60cm 2021
《百岛计划档案》, 影像、记录,31”00, 2018——
马境若水。《元宵》,(数字艺术/汉字图腾)26X35CM(高清输出/尺寸可变)2022年。
司徒俭《沙滩、公路、沙滩》,手机摄影,2004-2016,100x75cm
郭卜尔 《无题》,素描 2021,75X100cm
赛音 《childish》40X50cm,布面油画 2022

David Fank 《荷尔德林公共诗歌》 摄影 31X40cm 2021
张可KAY 《Unser tägliches Brot gib uns heute /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媒材:现成品及其他。
作品从标题来读——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Unsere tägliches Brot gibt uns heute)。这个是《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实际上他的那个德文版本,直译是:“(主)赐给我们今日的面包。” 2021年12月参加了何俊彦的“百岛计划”,一起去到一个无人岛做作品。我在离开小岛之前在码头随手捡了一个蚝壳。蚝是大海赐予我们海边居民一种食物,我们还用这个来建造我们的房屋,那么它实际上就是那个德语里面讲的这个“面包”,它是这种居住在海边的人的,这样的一个海边人“面包”,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食品包装的锡纸把它包起来,放在一个塑料的盒子里,像我们保存面包一样。 这个作品也是我最近思考的,如何用一种最“拉垮”的形式做东西,去除那些非常精致的装裱和放置, 一件不费力的作品。
吴旭东《面具》纸本水墨 34x136cm,2021
樊国真 《珠海 横琴岛 2021》摄影 Gelatin silver contact print 8X10inch
普酝的诗歌作品。
罗满雄 《黄楼夜路》,油画,2021,40X60cm
李敏 《控》,综合材料,2021,20X30cm

郭恬熙 Alice Kok 作品:《愛麗絲鏡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 錄像藝術 Video Art(2020)34”4
徐坦作品:《郑道兴音乐厅》 访谈、表演、现场、录像(18”20) 2003-2004
高元,《不周山》,纪录片,2020年,60分钟
陈辉 《文本中心主义与一棵被雷电击中的死树/Text-centrisme and A dead tree struck by lightning》,视频作品,2022
西三歌队参展作品:《鼠你有财》尺寸500x430x35mm(2020)、《牛市轰轰》尺寸450x400x35mm(2021) 、《虎胆琴心》(2022)、《鼓虎声威》(2022)木刻年画 尺寸400mm*450mm*35
普酝《驻留》2019-2020,影像、文献,尺寸可变
吴方洲,现场/口述艺术/澳门艺术史
《一起沙龙吧!》活动在咖啡、面包、威士忌、土豆泥、西北馕饼……多元文化氛围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