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防疫工作走样
(关于城市核酸检测亭/车配套的现状思考)
一、事件背景
核酸检测亭/车是国务院防疫部门建设十五分钟核酸检测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领导部门高瞻远瞩,指导以其为基本单元能够快速、低风险完成疫情防控采样工作,为防疫一线人员提供相对舒适安全的工作空间,所以其核心宗旨是防疫工作人员感染风险控制与采样群众感染风险安全控制。

上图为核酸采样亭能够也是应该实现的基本目标,因为,检测圈是为了更及时发现疫情、控制疫情,如因其设计缺陷加大疫情感染风险,则得不偿失。
二、核酸采样亭/车市场乱象
2.1、合格的核酸采样亭/车不是一个房子开两个孔就行,其隔离密封性能与室内外气压差监测应该能够
经得起检测,至少保证内外空气隔离安全性。
当前核酸采样亭/车的制造商涉及各行业:汽车制造商、冷藏设备制造商、机械加工商、移动公厕制造商、垃圾箱制造商、板房制造商.......等等,不顾对此项业务是否了解,只要有个容仓、配个专用窗口手套就成为专用设备,最多在结构外型方面进行美化,并未对基本诉求给出任何改进,隐患堪忧,极易造成财政资源浪费,偏离国家工作指导目标。

2.2、核心功能目标偏离:
核酸采样亭、车的核心功能目标应建立在方便、快捷、安全地进行核酸信息采样,其管理目标包括医务人员和受检群众,现在大多已投放的采样亭/车在群众检测环境感染控制做了哪些工作?如果还要安排专人在仓外进行干预,其配置意义又在哪里?
2.3、不能让核酸采样亭/车成为疫情传播的感染因素。
部分核酸采样亭/车在信息登记窗口及检测试管/检测残留物的传递及暂存根本未做隔离处置,那么采样窗口密封有什么用?如不能对此进行处置交叉感染风险是不是会很高?甚至在采样工作台面堆积检测试管、悬挂敞开的垃圾袋,甚至有的采样车将采集后的标本存储于室内,请问,这样的采样亭/车真的能用吗?

2.4、公共资产的安全保护:
按照十五分钟采样圈的设备投入,将是一个海量资金,国家之所以如此规划,是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长远思想, 其是作为长远使用的固定资产来使用而不是易耗品,对于采样亭/车的自身安全保障问题是否应该给予考虑?虽然抗战疫情如火需要效率,但是是不是在有条件前提下对其材质是否环保、材质是否防火防水、结构设计是否能够对抗风灾?在电力接入口及工作窗口在待用期间是否具备自我防护能力?不能因为大风一过东倒西歪、窗口及外围设备任由风吹雨打、儿童玩闹误拔电源引发事故等等,资产安全、社会安全值得关注。

2.5、不能配置了采样亭/车后,让我们的抗疫英雄更辛苦、群众体验更困难:
核酸采样亭/车的结构设计及设备配置应尽可能人机友好话,来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体验,降低其劳动强度,让群众更愿意配合检测,当前河南、上海等多地出现防疫人员宁可搬桌子在户外工作、试管打落满地、检测群众得扎马步才能采样等情况发生,这样的设备其价值何在?让工作人员更累?让群众觉得更难?
三、隐患分析及解决建议
我们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核酸采样亭/采样车是国家相关部门基于长远眼光规划,其具有非常重要价值,所以,我们需及时发现已发生问题、避免新问题发生,持续改进,才能很好地实现国家指导目标,对以上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3.1、工作仓的空气安全问题及解决建议:
新冠病毒难以防控因素之一是气溶胶传播,所以装备的密闭性是基本需求,仓体密封性暂且不论,当前市场装备大多采用新风装备来作为仓内的供气与增压装置,其安全依据建立在多层过滤网片支持,其过滤网片是否符合医用级净化尚未受到监督,而其受层高影响,大吸力进气口成为气溶胶易吸聚附着地,常规过滤网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即时杀灭,让可能存在的有害浮游生物聚集滋生,无法信任其对室内空气的安全管理。
解决建议:
受人机共存制约,新风系统仍是不可或缺部分,但是我们须具备以下补充条件才能实现室内空气安全目标:
3.1.1、新风系统进气道前配置能够及时消杀的装置,以控制新风滤网聚集有害物的预防。
3.1.2、建立严格使用期间的滤网更换制度,严格定时更换滤网。
3.1.3、严格测试仓体的密封性,首选双层门设计,以保持室内的空气压力良好性及开门出入期间
可能携带的有害物。
3.1.4、仓体应配置仓内外压差传感监测控制系统,确保室内压大于室外压,让仓内人员能够放心工作,降低其心理疲劳度。
3.2、仓外感染隐患及解决建议:
采样窗口及仓体周围应纳入重点感控目标,保护仓内医护人员健康是为了更好地对仓外受检人群更好地进行疫情防控,当前市场已见装备并未对其给出解决方案,有的还是利用最原始方式安排专人在窗口手持喷雾设备喷洒消毒液进行防护。
3.2.1、应配置仓体周围有效消毒喷雾系统,定时进行环境消毒。
3.2.2、窗口应配置专用装置,对窗口玻璃面及工作台面进行计划消毒。
3.2.3、应对采集手套配置专用装置,由医生主动控制对手套进行及时消毒,遵守每检每消的感控要求。
3.2.4、窗口的试管传递应设计转向封闭式传输通道传输至医护人员手中采样,不能物理开放传输或传递至受检者手中,避免接触感染风险。
3.2.5、已检试管应设置由医护人员主动控制的可控密闭传输暂存仓进行暂存待运,做到既存即封。
3.2.6、对检测残留包装即手柄应采用已检试管相同的安全暂存模式。
3.2.7、应结合电子光学装置辅助,让受检者信息采集工作在室内由医护人员轻松完成。
3.3、仓体自身安全性隐患即解决建议:
核酸采样亭作为持久性户外使用装备,不仅需配置对人的安全管理装置,还应对自身安全进行关注,以保证其安全使用周期,在此方面市场上已见产品隐患众多:
解决建议:
3.3.1、在窗口重点区域配置可控密封机械防护装置,能够灵活地在工作期间开启、在待用期间闭合
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窗口玻璃及设施被暴力破坏及悬浮有害物污染。
3.3.2、应对装备结构重心进行基本评估,对重心不稳的装备应避免采用,防止大风吹倒引起的装备损坏及周边人员财产安全。
3.3.3、应对舱内装饰材料进行评估,防止不耐消毒、甲醛超标等劣质材料使用。装备置于户外使用,受日照量大,仓内温升较高,有害物质更容易挥发,损害工作人员健康。
3.3.4、对窗口玻璃尺寸应适当限制,避免最求美观而引起的日光照射过度及保温性能不足引起的能耗过高及设施老化过快影响。
3.3.5、装备在户外应用,大多采用保温隔热夹层材料,应监督其保温材料的绿色及防火标准,非防火材料如泡沫、模板、非防火发泡剂等应杜绝使用。监督其使用岩棉、防火发泡剂等安全材料,避免火宅隐患及有害气体释放。
3.4、人机友好性:
核酸采样亭工作核心在于核心采样工作开展,在采样窗口的布局及台面高度设置方面应予以人机
友好性考虑,以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及老幼/特殊人群的检测舒适性。
解决建议:在采样亭的开孔高度及台面宽度设计应充分调研,设计合理尺寸,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综上所述,核酸采样亭/车的部署是国家防疫工作非常重要措施,一旦存在隐患,将伴随其整个服务生
命周期,各供应商应以企业社会责任心进行设计制造,不应急功近利损害社会利益,诱发社会安全风
险,为国家防疫工作提供应尽责任与更好助力。
作者:江苏资深医疗行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