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琴 说
文/老骥
夫音乐之器,吾独好琴。
盖琴之声铮铮然如流水出幽谷,渺渺然如雲絲曳天际;听之、思之、仰之、其所好亦甚切切焉。而吾生於僻壤,固无弄琴瑟者;故难见之。后虽见之,有欲购之心,而家贫人穷,虽甚爱之,终无资而办之也。四十而后,吾尝游夏口之古琴台,即所谓俞伯牙弹琴遇知音处也。窃思吾家先哲,能如此风流倜傥,以琴名天下。而吾乃穷困潦倒,曾不能买一琴而置於身畔;学奏“巍巍乎髙山,荡荡乎流水”。而甚以为愧矣!
嗟夫!虽贫而无资买琴,或已老大虽得琴恐亦不能学得;故遂不置琴。然今有手机,机中幸古今琴曲毕具;故每独游山,则常听之。泠冷然、铮铮然、巍巍焉、荡荡焉、若有吾家伯牙为吾弹之,若有高山流水为吾观之。至於后世之《广陵散》、《潇湘水雲》、《梅花三弄》、《平沙落雁》诸篇;皆饱闻而乐之。可谓虽不学其琴,而深得其心者也。
或曰:“爱琴而不能躬抚之,毋乃隔靴搔痒乎?”吾曰:“非也。君不知陶公乎?陶公之琴无弦,但以手拟之,而其乐泱泱。作诗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噫!微陶公,吾将谁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