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上图为王芃老师夫妇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陕北宜川行
作者:王芃
岁月又到小暑半,
丹州神女邀我前。
一路北山好风光,
绝美青峦胜长安。
小车自驾追宝马,
八百里路一日间。
尚恋山道十八弯,
忽现城郭白云边。
青山碧水看不尽,
金乌引客到宜川。

看惯帝都金粉碧,
宜川风物别有天。
公主虽多皇家气,
村姑自有仙姬颜。
拔地新楼高百仞,
比邻老店连千门。
花发校园新潮举,
柳飘酒旗古风存。
莫疑桃源何处有,
满街都是武陵人。
丹州神女闻我来,
自降仙班下瑶台。
玉颜自丽轻粉黛,
青丝不须倚金钗。
明目若然荡秋水,
素衣恰可衬桃腮。
仙身飘飘何所似,
清池一支芙蓉开。
十年长安情谊重,
置酒农家杯与共。
满桌佳肴皆是绿,
一席美味陕北红。
春花秋月曲未终,
忽起卷帘河道风。
黄河宜川天下壮,
壶口便在北向东。
神女共载相往从,
景区游人正交融。
金乌已向西山飞,
泛天黄河何处归。
两岸高崖当关阻,
一瀑中流壶口垂。
黄水激荡折又回,
冲到壶口声如雷。
滔天巨浪水成堆,
雾漫秦晋沫相随。
壮哉壶口融天地,
满滩都是夕阳辉。
陕北老农出心裁,
置衣牵驴摄彩影。
摇身化作陕北佬,
驴上婆姨飘红巾。
红巾婆姨如新妇,
牵驴汉子正年轻。
留作纪念常观忆,
题诗唤作宜川行。
重返长安谪仙子
戊戌游壬寅修稿
(注:上图为郭文晶女士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作者简介:
王芃,字大白,号重返长安谪仙子。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和诗人。出生文化世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西安上山下乡知青,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公社插队,艰苦劳动十余年。文革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成绩卓著。因撰写《关于建设楼观台老子文化城的建议和构思》调入楼观台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任理论研究室主任。爱好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化教育,历史研究,风景科学,旅游管理,周易文化,儒道文化,诗词歌赋,书法艺术等诸多领域成就杰出。退休后寓居西安,历任陕西盛世文化公司文化顾问,《盩山厔水》杂志主编,香港圣瑞吉祥文化公司陕西分公司文化总顾问,《陕西宗教文化》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顾问。现为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著述丰富,有《楼观台诗传》《春水呜咽如诉》《洞天福地西楼观》《楼观仙师传》《楼观棋王》《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史略钩沉》《关于中国诗歌的对话》《楼观台——太白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嵌名对联三百首》等著作出版,发表问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