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稿/供图/排版:纤云 || 供稿:那迁
1.秋色赋
北风从塞外起步,有横起之势
尘起,尘落
大漠只剩下一轮落日可以依附;驼铃晃动,于天际趋于无声。雁叫阵阵
云层坍塌
苍鹰在半空盘旋。九月的月光,仿佛打过蜡的白霜
有锃亮的悲伤
炊烟的摇摆可以复制
染色的黄昏不可回笔
长江,黄河。两颗奔腾的浊泪
草色青青
海水蓝
2.十三行
暮色苍茫
滴水寺的钟声连响了三下。庙檐上有一只呆立的鸦
山坡上,发电的大风车随风转动
一圈又一圈
黄昏是一条惝恍的河,飞鸟怯步
问一声云朵
此去何往。晚风掀动月色,尘世破落;是谁,绑架了我的悲伤
摇曳的渔火,将夜空戳出无数窟窿
是谁
头戴斗笠,披一身月色,踉跄归来。酒一杯
泪两行
风抱紧了风。枯草
摇晃
3.一半,一半
风在挠痒痒。流水忍俊不禁,咯咯地笑
岛屿在暮色中顿足
水中央的孤舟,一边颠簸,一边翻阅经文一样的涟漪。山峰之上
是洁白的云朵
云朵之上,蓝天正冲破一道道栅栏
草木遁逃
寺庙,怀抱着巨大的苍寂
削发的小沙弥。头皮青亮,握着一根光滑的犍槌
敲打万般意绪
落日还在疾行
一朵玉兰,半壁青瓦,双双沦陷
一半暮色里
一半,月光
下

4.夜宿九华山甘露寺
空山静寂,花开有声
一尘不染的神龛上,摆放不了我的快乐,也摆放不了
我的伤悲
这一夜,是一个人的山高水长,没有尽头,没有一个可以对坐的人
寺庙那么小,无数的尘埃飞舞
高山那么大,容不下一只鸟的呜咽
西风攀上坚冷的铁索
岩石,瞬息
白头
5.莫邪山
老僧在笺上落墨:万花开于浮世
流星没入苍穹
长堤上白茫茫的芦苇,像一群蹒跚的白鹭,在窑河的暮色里,上下飞舞
月光在岸边收住脚步
湖面上
涛声穿越水雾
今夜。北方的莫邪,是一只痉挛的
拳头
6.病后帖
木叶疏离,皮包骨头
今夜。你是一个被万物闲置的病者,一边养疴,一边坐听远山萧瑟的梵音
黄昏胭脂色
远山,一副落寞迷离的神情
身披月色的人
也披着白霜
从悬空寺归来的你,宽恕了自己
也宽恕了神灵

7.七月五日夜再忆夫子屈原
门楣上的艾草尚有一抹绿意
喧腾不息的汨罗江依旧躁动不安,难以自持。芦苇在堤畔默立
暮色撒下一张大网,罩下汨罗河,罩下
这浩汤的人间
鱼翔水底
飞鸟逃遁
我把所有的哀伤,交给艾草、远去的长风和不能自抑的江河
月光垂落,是皑皑的一层霜
落荒的尘世啊
谁能遗世独立
水瑟瑟
万山红
8.今夕辞
蒲叶过肩,荒草倒下一大片
孤单的白鹭穿过荒芜的暮色。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拎起窑河拘谨的涟漪
谁在远方叨念
谁在风里挟持了一阵一阵焦灼的鸟鸣
浮云空悬
蛐蛐是一个潜伏的告密者,一声一声摁下发报器
月光洗白了窗棂
风推门
今夕
何夕
9.风萧萧
白云晃动肥臀
驿道上零星的马蹄声,穿过胡杨林,扬起一路尘埃
炊烟散
蜘蛛在檐下结网,像个高空作业的舞者
流水一路东去
滴水寺的钟声落于窑河,归向淮水
佛前下跪的信徒
跪下,立起
立起,又跪下。八百年了,佛祖岿然不动,滴水寺稳如磐石
老和尚颔首
捻须
风萧萧

10.经幡辞
蝉声落进丛林
放晚学的孩童在岸边抛弄小石子,暮色泛起涟漪
桂花的香气突袭人间,仿佛一支铁骑
月光浮动
成群的香樟树木讷不语
擦肩黄昏的月光,照临每一个颓废的村镇;照临,每一个流浪无家的行人
樱花铺满林径
滴水寺的钟声,被月色滤过,有淡淡的乳香
心事满腹的流水,围着寺庙下的高山
流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久不下山的老僧,翻破了经书,穿旧了袈裟
经幡,在庙前
孤悬
本期供稿:那迁
作者简介:那迁,居安徽。有诗作发于《绿风》《散文诗世界》《鸭绿江》《中国民间短诗》《奉天诗刊》等纸媒。
本期供图:纤云
作者简介:原名方莉,网名纤云,祖籍安徽,曾从事过教师、出纳、宣传、行政、策划等工作。2005年开始写作,期间停笔数年。有作品刊发《海口日报》《亮报周刊》《安徽科技报》《海华都市报》《台湾好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合辑图书,著有个人文集一本。业余喜欢写歌词、诗歌、小说,现为《纤云文学苑》诗刊社长兼总编,都市头条编辑,干花设计师,多家出版社、杂志社编辑,多平台作者等。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无版权网站,照片来自作者。
投稿方式:
加社长纤云微信进群:xy18297918455
打赏:“都市头条"配乐版个人文章,税后赞赏高于10元,平台分配50%,作者分配50%,10元以下不发放,用于平台运营,无赞赏无稿费。
作者文章自发稿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赞赏稿费。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
有声编委会成员
社长/总编:纤云
副社长:大河
社长助理:安董
艺术顾问:蔡培伟
朗诵顾问:月映菱
策划:吴霏
主编:雪儿
副主编:谢华 马宇
宣传部长:若水无邪
纯文学微刊平台,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