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姗雨小豆包托育园里的师生们
四川成都:姚洪双
岁月如刀,老之将至。不知不觉,我在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兴下街60号的珊雨小豆包托育园工作一年有余了。在这一年里,托育园里的师生们,给我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和快乐,让我这个五十开外的老头,好似天天在过“六•一”儿童节一样。
说真的,记得我刚来托育园工作时,心里特忐忑的。每天除严严实实地戴着口罩,还把保安帽檐戴得低低的,生怕被熟人发现似的。因为我怕他们说我:“一个中级职称的记者,怎么来当保安了?”“为的啥子?”“图的是钱吗?”其实,我来珊雨小豆包托育园当保安,每月的工资也不高,就二千多一点,图的不是钱。图的是退休后的我,能发挥自己曾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所学的本领,为护佑祖国的花朵贡献自己的余热。
为了干好这份工作,每天早上7点20分,我就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先整理大厅物品、再一边对园区公共区域进行地毯式巡查、也一边消毒、之后就是拖地打扫卫生、疏散托育园大门口乱停乱放的车辆、签署当天早上送到园区的原生态绿色果蔬及无任何添加剂的环保食品等工作之后,就从8点半至9半点在托育园大门口站军姿,迎接入园的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到校。
生活奇奇怪怪,我们小豆包里的小朋友,真的是很惹人爱。每天早上,入园的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蹦蹦跳跳地来到托育园。一声“姚爷爷”或“姚伯伯”的叫得我脸上笑开了花,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当然,我这个当爷爷的一边向他们挥手,一边也向他们道声“早上好!”特别是一个叫“豪豪”的小朋友,每天早上在入园之时,大老远地就竖起两个大拇指,给我们点赞,或者是摆一个POSE,乐坏了我和晨接的老师们。
说起托育园里的老师们,她们个个灿如春华,皎如秋月。她们都亲切地叫我“姚哥”。说实在的,我的年龄超过了有些老师父母的岁数,当她们的长辈绰绰有余。可老师们喜欢这样叫我,而我也挺乐意她们这个叫法。毕竟这个称呼亲切,也特别显示我不岀老,与她们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如亲兄妹一般。
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把单位当着一个家,相互之间又以兄妹相处,如此团结互助,你说,这个单位是不是会越来越好呢?我觉着不仅会越来越好,而且更会蒸蒸日上。
想当初,我刚来珊雨小豆包托育园工作时,园里的小朋友才六七个,我都觉得像这个样长此以往,老板肯定亏惨。然而,出乎我的意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园里的小朋友数量扩大了十几倍,像这样发展下去,生源肯定是百分之百爆满。

珊雨小豆包托育园的生源在短时间内,为何会出现爆满?这得缘于托育园的管理和教学理念,充分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小朋友们的喜爱。也得缘于园内各位老师及员工们辛勤的付出。
说到老师们,她们基本上都是末婚青年,没有繁杂的家务事缠绕,一身轻松地赴在教书育人上。她们把爱心献给孩子,把诚心送给家长,把信心留给自己。有时,我将自己的青春经历讲给她们听,不是我想在她们面前自夸、显能,而是希望她们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弯路。其目的是希望青春的她们,抓住这美好的时光,奋发图强,为争做省巿优秀教师而努力拼搏,为自己,为家人,也为珊雨小豆包托育园争光添彩。
我们园里最爱好学习的当属桃桃老师,在工作中,她不仅从事的是校医,而且还兼行政及后勤、财会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抓紧点滴时间自学,先后考取了《成都市托幼机构保健人员上岗资格证》、《托育员技能提升》等证书。在她的引导下,我也顺利地通过了保安的考试,获得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监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安员证》。
对于保安证,当初我进托育园时,我认为我是中国武装警察部队的退役军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的退役军人证,况且退役后,我还从事过公安警察工作,有这些经历和证书,应该不需要再去考什么保安证了。可哪知,一天上级来园检查,说我从事保安工作只有退役证,还不行,必须要去考个保安证。我对检查人员说道:“请问是保安公司大?还是国防部大?”“保安培训全面些?还是军队军训全面?”检查官说“你说的我都懂,但这个检查条例上是这样说的,我也没办法。既然你拥有这些技能,那么何不去考一个保安证算了。”凭我以往的性格,非连夜写稿,质问这类形式主义的框架文件是否妥当?后又想还是算了吧?考个保安证又难不到我。说办就办,报名缴费,线上线下学习,最后,我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保安证。
在我们园区,我特佩服七七老师,别看还是个柔美的小姑娘,可她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不得不让人佩服,许多老师及家长赞美她,真像个女汉子。她在担任执行园长的同时,还分管教育教学及兼任糖糖班班主任等工作。有时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在园区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她多次把男朋友余川叫来,在无任何待遇和报酬之下,义务充当突击手。她虽不是党员,但她早已达到了党员的标准和条件。我多么希望她能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一员,可苦于我们托育园里没有党支部。我在她的带动下,除了干好安全保卫、消防等工作之外,也兼职园区内的花草、果蔬等美化园区环境的绿化等工作。
幸福的根源就是折腾什么,得到什么。只有不断折腾的人生,才叫精彩的人生。作为园区内唯一一名男士,园内重活、累活我争着抢着干。各班开展一些社会活动,班主任找我帮忙,我也十分乐意配合。记得有一次芽芽班班主任羽羽对我说,她们班正在教小朋友们“如何加强自身保护,不跟任陌生人走”的课程,请我临时扮演一个陌生人,看看小朋友们有什么反应?于是我换上花格衬衣,头套假发,配上黑色眼镜,特意带上饼干、糖果和几张百元人民币,想用这些骗骗小朋友,看看有没有小朋友想吃想要的,当然前提是教室里没有老师和保育员。结果,当我这身装扮出现在教室里时,我一手拿着糖果,一手拿一沓钱,嘴里说:“愿意吃糖和拿钱钱去买东西及想爸爸妈妈的小朋友,就跟我一起走”。当我说出这些之后,一名叫“跳跳”的小朋友一下就站起来,伸出小手。我以为他想要跟我走,我用手去拉他,他确迅速争脱我的手,反而用他的小手用力把我往外推,嘴里还不停地对其他小朋友说:“不、不要,不要,他是坏人……”最终,没有一个小朋友吃我的糖果和拿我手里的钱钱,当然,我想骗他们跟我走也没成功。这说明啥?不是我的技术不行,而是珊雨小豆包托育园里的老师们教得好。她们无时无刻都是为了孩子,绽放微笑为了孩子,鼓励表扬为了孩子,关怀问候为了孩子,让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尽享小豆包里的爱。

这个世界你和谁相遇,仿佛早已注定,今生和谁是同事,上苍早已决定。相见即是缘,珍惜眼前。小豆包托育园里还有许多老师,如玲玲、羽羽、文文、兔兔等老师们,我就以点带面,不再一一记叙了。
在珊雨小豆包托育园里,到处散发的都是青春向上的气息,真正应验了“温暖你的是服务•感动你的是价格”这句良言。说真的,至从我来到姗雨小豆包托育园工作之后,家人说我心态比以前年轻了十倍。这句话一点没有夸张的说法,如果朋友你不信,可带上孩子,提前预约来园区考察体验,看看小豆包托育园里的春暖花开,感受感受园区里温暖的的场景,听听老师们是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该园正在争创市级优秀托育园呢!
一个爱折腾的人,随时都充满阳光,充满自信,充满朝气,同时也充满活力。我记得刚来珊雨小豆包托育园时,我就写了一篇《爱满珊雨小豆包》的散文发表在一家省级纯文学期刊的《名家力作》栏目里,今天又写下此文,不是有意宣传小豆包,而是有感而发,以虔诚之心、真诚之意抒发心中的感激之情。感恩珊雨小豆包,感谢园里的各位师生们。是你们让我又一次充满了青春奋斗的朝气,继续拼搏在护佑祖国花朵的大路上,奉献自己的余热。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尝过才知道,对于我来说,做一份自己喜欢的事情,并用心去做好,苦也值得。
有人对我说,这点工资,我才不去呢?还不如约上老友,一起岀去一边采风,一边旅游。或者打打麻将,斗斗地主,开开心心地玩。而我则认为,老有所用,感觉比打麻将的益处还要多许多。这样的乐,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来姗雨小豆包托育园里工作,它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太值得了。

简介
姚洪双,四川乐至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政工师。从1983年10月在西藏拉萨服役时在《西藏公安报》发表处女作《我的第二故乡》至今,已先后在《西藏青年报》、《拉萨晚报》、《西藏日报》、《人民武警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文章。四川省散文协会、资阳市作家协会、双流区作家协会、天府新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 《家乡》杂志签约作家,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研究院高级创作研究员。出版有散文诗集《勿忘我》和《秋光里的风筝》;诗歌集《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爱》;科普实用集《男性养生与保健》;长篇报告文学集《时代足迹》;长篇小说《生活潮》;精短文集《相思春雨》作者原系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川菜》杂志社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