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一座城,去听一堂课 作者 :嘉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迎着仲夏的余晖,从孟子故里直奔济宁万达书城,只为聆听主讲嘉宾纪广洋先生讲座《浅谈〈老人与海〉里的人生况味》。晚风习习,路两旁大片大片金黄色麦地映入眼帘,怎不让人心生欢喜。
到达亚龙书城万达店,严格遵守济宁市防疫政策,测温、扫码、查验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健康码和行程卡。进入书店,一股浓烈的书香浸润心中,穿梭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之间,整个人瞬间清爽起来。
凡事提前十分钟,本以为来的不晚,眼前已有书友安静地坐在那里,有的看书,有的沉思,有的轻声交谈。一位中年男人信步台前,他个子不高,不胖也不瘦,高鼻梁大耳朵光头,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上身穿卡其色T恤,下身黑色裤子,整个人硬朗干练。心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纪广洋先生吗,耳闻目睹他的头衔很多,济宁市作协副主席,绝句小说文体创始人,牛津大学出版社签约作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约作家、全国教科“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材编委等等。读书会开始,经主持人介绍,他接过麦克风那一刻,我期待已久的一场作家讲经典名著的文化盛宴开始了。
《老人与海》这部文学名著是海明威晚年的作品,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是20世纪欧洲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该书节选入编高二语文课本。2020年4月,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可见《老人与海》这部名著的分量和影响。
纪先生不讲课本,不罗列,不按套路出牌,而是另辟蹊径,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尤其是写作经历入手,讲本质相同的部分,讲这部中篇小说对他个人的影响。作家就是作家,说自己的话,他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普通话说不好,就说家乡话吧。我深深感触到越是大家越平实,和蔼可亲,听众积极互动,感觉很亲切很舒服。纪先生娓娓道来,道尽了酸甜苦辣的况味人生。
作品的开头这样写道:“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老人、独自、一条、小船、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让人疑窦丛生中,浮想联翩,产生强烈的阅读和探寻的欲望。
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不服输不放弃,有梦想充满期待,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遇到一条大马林鱼。有多大?在海明威的笔下,足有十八英尺长、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经过一番生与死的强强对决终于被逮住了。
经过两天两夜,老人与大鱼的对峙,博弈,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老人载着战利品归来的航程上,抢占掠夺胜利成果的大鲨鱼们纷纷而来、频频袭击。“它吃掉了约莫十四磅肉,老人说出声来。它把我的鱼叉也带走了,还有那么多绳子,他想,而且现在我这条鱼还在淌血,其它的鲨鱼也会来的……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道理,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撰述与刻画的重点与文心。真正的大师都是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与沉淀做素材做命题。《老人与海》所隐含所塑造的文学内涵和文学形象正是海明威他自己的内心独白和真实写照。
“他拔下桅杆,把帆卷起来,系住。然后他扛起桅杆往岸上爬。这时他才明白自己疲乏到什么程度。他停了一会,回头一望,在街灯的反光中,看见那鱼的大尾巴直竖在小船船艄后边。他看清它赤裸的脊骨像一条白线,看清那带着突出的长嘴的黑糊糊的脑袋,而在这头尾之间却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用虽然最终老人以失败而告终,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拖回来的只是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这又怎样?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强度和精神张力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彰显得淋漓尽致。曾经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是一个强者、一个胜利者!
追寻与理想,目标,鱼,即便有了遭遇,有了机会,要想捕捉、要想获得、要想拥有,往往也不是那么容易、那么唾手可得的。许多目标,尤其是大马林鱼这样的大目标,是需要胆略和力量、需要勇气和毅力、甚至是需要拼命地。同时还要有时间、有耐力有专注力和爆发力。
老人出海、出征、拼搏、纷争,获得、失去,最后两手空空。他歇了五次,才走回他的窝棚。那时那刻的他,应该不仅仅是身体累,应该还有心累。这是何等的人生况味啊!
当然,老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他的生活和生命里也不只是出海和打鱼,他看报纸,关注球赛,和小男孩喝酒聊天,他也做梦“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妇女,不再梦见伟大的事件,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小说结尾最后一句话,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老人正梦见狮子。这写的是梦不是梦?折射的却是人的人性、秉性和心性。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惊险对峙、对决,艰苦卓绝、惊心动魄。其实,这就是重大目标追寻与实现的真实写照。
一部经典作品影响之大,激励人数之多,至今依然影响并终将继续影响着一代一代人,2021年清华大学3800余名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都收到同一本文学名著。邱勇校长在致新生的信中写道:“塑造坚韧精神,磨砺勇毅品质。”这本文学名著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午夜时分,归家的路上,部分路段路灯已熄灭,路上几乎没有车辆,心里不免有些恐慌,但瞬间又被刚刚听读的老人与海的一幕幕场景感化与淹没。
无风无雨夜归人,悄悄上楼,再次手捧《老人与海》,久久不能平静,反刍回味,强者身影与硬汉精神直抵灵魂深处,灵犀乍现。以此记录感悟与收获,这也许就是读书的意义、文学的意义,尤其是读经典文学名著产生的共鸣与汲取的力量。
听这样的课,穿过一座城,也值得!
作者简介:曹春梅,笔名嘉卉,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济宁分会理事,济宁市作协会员,邹城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青年文学家》《西散原创》《济宁晚报》《邹城文艺》《新邹城》等报刊。
责任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