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奔着“中古最美丽的小镇”这个名头去凤凰的,正如无数中外游客奔着有“中国最美丽的五大湖泊之首”美誉的青海湖而去一样;当然,对于嗜好舞文弄墨且持之以恒坚持笔耕三十余年的我来说,现代文学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先生就更具有魅惑力。沈大师就生于斯长于斯,然后从这片热土上走出来,继而走出湖南,走向群星璀璨、风生水起的中国现代文坛,成为一代宗师,成为名震中外的文学巨擘。
一部《边城》,足以耀亮整个二十世纪,耀亮中国现代文学史。如果没有沈从文,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文坛必将黯然失色,这毋庸置疑。
我想去沾点大师的灵气,这与十余年来马不停蹄地去曲阜孔林、北京老舍茶馆、绍兴鲁迅故居、乌镇沈氏老屋是一个道理。
其实即或是好的景致,如果没有历史名人陪衬,没有厚重的人文积淀,那也就是一片缺乏灵气的山水,充其量不过引起部分旅游者的轻浮赞叹罢了。
进得凤凰城,也钻了好多家故居和名人府邸,诸如民国总理熊希龄故居、陈氏故居、杨府等的,可没有过多逗留,只是走马观花随意游逛。我心系于沈先生故居,入于其中,流连再三,东转西看,出来进去,进去出来。看大师少时刻苦攻读过的书房,看大师一家人饮食起居之处,再对着挂在墙壁上的大师书法条屏悉心研磨、拍照,随后趴在陈列着大师以及后学解读诠释大师之书籍、影册的柜台上,粗览细瞧,左刨问右咨询,同伴们早跑了个没踪影,他们在胡同口等了十分钟,二十分钟……急得直拔指头,且险些尿出醋来,可又奈我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已。
购书是必须的,但不可太贪,否则一路上肩扛手提,体力根本吃不消,要拣只拣那些在别处绝对买不到的,有关大师追求、创作的珍本书。私下一直劝诫自己,可总归还是难拒诱惑、违背初衷,买了六七本厚书。书生的破家值万贯,值几个钱的还不就是那些书册吗?
沈从文故居显得有些低调,可用小眉小眼一语概括。院落不大,房屋不多,房木因年代久远而稍显灰黑。这足以表明,大凡英才一类的人,或许都出身平淡。
二
其实我们一行十八人是头天傍晚就到了凤凰城的,经过吉首市时早就用过晚餐,到得凤凰,一头扎进导游先前已订好的旅馆。一路风尘,一路颠簸,为解疲累,大家买来几扎啤酒,也不用杯具,打开瓶盖直接吹,这是青海人喝酒的一贯风格,无论喝青稞白酒还是啤酒,情形大致如此,显得豪放洒脱,不拘细节,当然是边猜拳行令边喝。我呢,本不嗜酒,也不胜酒力。我叫伙伴们去古城那边观夜景,可没人愿意陪我去,只好独自出来,踽踽而行于江边小径。
于是不期而遇万家灯火,还有摩肩接踵的人群,咚咚锵锵从各家舞厅迸出的舞曲声音,江边茶楼酒肆里的人语喧哗,古城外围小店铺里杂七杂八的叫卖声……
江面上早没了荡舟之人,倾听欸乃桨声之愿望已成为泡影。从两岸映射过来的彩灯光束早把沱江水涂饰得红一片,绿一片,蓝一片。而且江水的颜色不断变幻更递,奇异瑰丽,使人处于如梦似幻的境界中。亘古固守静默的凤凰城便激动起来,震颤起来,以至浑身燥热,春心萌动。古城与时俱进了,古城被一个名曰商机的巨人拿捏得俯首帖耳,古城日新月异了,古城也爱随波逐流,古城甚至连自己都不认识啦,哈哈。
我走上一座跨江大桥,溜达到桥中心,趴伏在桥栏杆上,远眺近观。整个沱江江面已不见光影,由近及远,由远到近,漆黑似墨,只有左岸依山势自江边爬向半山坡的建筑,层层叠叠,灯光璀璨;右岸是古城片区,大小街巷里自然买卖正盛,姜糖店,杂货店,地方土特产店,小吃摊,在争分夺秒地抓生意。
夜晚的凤凰城可真美,美得让人啧啧赞叹,美得令我震颤不已,我背靠着桥栏杆,央及一位过路先生给我连拍数张照片。
随后走出桥面,去看不远处那华灯灿烂、炫美靓丽的南华门。
那夜我睡得安适,睡得酣畅淋漓,好梦一个连着一个,梦中的我还挤进一座讲堂,倾听沈从文先生的讲座。他一忽儿讲文学,一忽儿讲历史,一忽儿又讲中国古代服饰变迁。
讲座结束时,我跟随大师,最后步出讲堂。大师问我:“你猜猜傩送最终回来了没有。”
我说:“他也许明天回来,也许不回来,但唯有翠翠的等待是永恒的,与生俱来的,跟贝克特荒诞剧中的那两个可怜虫一样,等待戈多是此生中的不二选择。”
大师颔首而笑,如一尊拈花微笑的佛,他不再言语,黯然离我远去,起初背影依稀模糊,最终淡出我之视野。
三
第二日去古城区游逛,购物拍照。自由活动时间里,同伴中有买姜糖的,有买土匪烟的,也有买其它湘西土特产的。那里胡同颇多,且大多曲曲折折,不跟着导游,还怕找不着出口。到处都是人,有拿着土匪烟和小物件走胡同串巷道叫卖的,有或蹲或坐在街边吆喝兜售东西的,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人们前拥后推,挥汗如雨,说挤得人肉味儿呛未免有点夸张,可是说万头攒动、人流如潮一定没错。我有点疲累,独自静坐于某处城墙上,一边沉思,一边吐雾腾云。天太热了,六月下旬的凤凰城恰似蒸笼,挤在人流中,没有不出一身热汗的。
接下来去沱江上乘坐小舟游荡。小舟顺流而下,速度稍有点缓,大家正好可以歇歇气,拍拍照。右边是一座座比肩而立的湘西吊脚楼,皆为三四层结构,是无数根有碗口那般粗的木头支撑着楼体,立木的一头伸进江水中,一头顶撑着木楼,也不需要彩绘,一座座吊脚楼朴质而本色,古雅而清爽,挺立于迷蒙的烟雨中。数码相机咔哒咔哒的拍照声此起彼伏。江面上有两条龙舟在紧锣密鼓地训练,听说过两日就是端午节,到时候这里要举办龙舟大赛呢。划龙舟的湘西汉子一个个长得高大壮实,随着鼓声节奏,拼了命地划桨,腰背挺直弯曲,弯曲挺直,弯曲时恰似一张弓,等到十余个汉子齐刷刷挺直了脊背,那龙舟就如从巨弓上射出去的箭,猛乍乍往前窜上一截。真有趣,划龙舟我还是初次见识。有苦才有甜,只有付出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最后去修筑于一座跨江彩桥顶上的茶楼里品茶。眼前身后,吊脚楼,白壁灰瓦的老屋,江水,树木花草,满眼皆是形形色色的游人,还有一身苍翠的山体,矗立于江边或半山坡处的白塔,不时掠过江面和树木房屋的鸟禽。此时的凤凰小城,留给我们的只是静谧,安逸,超凡脱俗,古色古香。美有时候是无法言喻的,只可意会。
我可亲可爱的边城,再见了!我会把你的倩影珍存在脑海之中。是凤凰小城使我喧嚣躁动的心得以净化和静化,当乘着旅游大巴车离开古城时我依依不舍,接二连三地回过头去……
瑰丽的古城,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