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的田园生活,是众多诗情画意的人,一直向往的地方,乡村也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村风村貌已经深刻在心底。霍乱疫情至于农村,就是发生战争,农村也是最安全的,农村住宅分散,地域广阔,就是敌人扔颗炸弹,也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收效甚微。依我之见,农村还是好的方面多,有利皆有弊,下面我就给大家浅薄分析一番……

农村人善良朴实,热情大方,凡是村里过个红白喜事,盖房打顶,村民们都会积极响应,使主家的事情圆满结束,村民们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毕竟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乡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是一副人人都向往的优美画卷。乡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空气清晰,农民现在仅凭种几亩薄田,显然已经是杯水车薪了,大量青壮年劳力都涌入了城市,当起了农民工,一是为能多挣点钱补贴家用,二是为了孩子能在城里接受好的教育,都想着,我们这辈人遭了一辈子罪,可不能让儿女重蹈覆辙,步我们的后尘。毕竟跳出农门,改换门庭,是每一个农民家庭都向往的。农民历来都是社会的底层,弱势群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退休一词,对农民来说,那就是奢侈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乡村里的优点不胜枚举,但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三五成群的妇女,经常议论东家长,西家短,惹的邻里是非不断,捎个东西越捎越少,话却越传越多。还有较常见的村里地畔纠纷,本来各种各的地,相安无事,可就有个别心术不正之人,就爱多挖乱占,且把树栽到地畔之上,待树长大之后,就会引发界畔纠纷。在有种情况也比较严重,就是村里通往生产地里的生产路以前宽敞无比,路都是用装载机修出来的,正常通过农用汽车都不在话下,可现实中,个别村民们把界桩一直往外移,有样学样,其他村民也就会按部就班,宽阔的生产路慢慢就被村民私下蚕食,各家地畔再栽上一溜花椒树,树长大后枝繁叶茂,夏收时,过辆收割机都实在困难,挂伤树枝还得和司机多说两句,村民们浑然不知,是他们有错在先,把原有宽敞的道路都给占用耕种了,还倒打一耙。还有更恶心人的,把邻里的地畔子老往自己地里刨,然后再悄无声息地挪动界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自己的地都种到邻居的地中央去了,这种人就是农村里的老鼠屎,专门是来恶心人的,典型的爱占便宜怕吃亏的主,见到这种人就和吃了苍蝇一样,让人作呕!

我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人,以上是对农村的一点自我见解,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以前缺衣少食,乡里乡亲相互帮忙不惜余力,相反在土地和自我利益面前,也都是斤斤计较,毕竟以前的温饱都成问题,只是现在还有少许这样的人,让我看来就是一些愚昧无知,鼠目寸光之辈,这些人已经年过半百,想要改过自新,那只有等下辈子了,根深地固的坏毛病已经在骨子里养成。

人们嘴上所谓的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不想农村路也滑,人心更复杂。可能就是以上这些原因吧?随着社会经济腾飞发展,像和尚吃八方的这种人是屈指可数,现代人谈的都是格局,慷慨解囊,回馈社会的人是越来越多,唯利是图的人是越来越少,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者简介
雷建华,80后,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宝剑村人,出身草根,喜好文字,曾获2020年抗疫征文优秀奖。显有多篇作品发表于,文学陕军、陕西学习强国、今日头条、陕西作家摇篮、文明耀州、耀州文联、作家故事、铜川文苑、铜川民生网、铜川新视野、三秦文学、炎帝故里、塬上人家和东塬人平台等!多个网络平台,不求功与名,但得趣与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