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声杨柳枝-和中亚五国共筑亚欧桥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新华社努尔苏丹6月9日电 ,当地时间6月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努尔苏丹出席“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三次会晤。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特列乌别尔季主持,土库曼斯坦副总理兼外长梅列多夫、吉尔吉斯斯坦外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交通部长伊布罗希姆、乌兹别克斯坦代外长诺罗夫出席。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中国+中亚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并通过了《“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联合声明》、《落实中国同中亚五国视频峰会共识路 线图》、《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和《“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四份成果文件。

各方高度评价“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表示中国是中亚五国的千年好邻居、好伙伴,也是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双方互信牢固,合作卓有成效。愿共同落实好六国元首重要共识,挖掘“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潜力,打造和平、友谊、互助、和谐的中亚。中亚国家完全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绿色、数字丝绸之路,构筑直通亚欧之桥。期待借鉴中国成功发展经验,助力中亚国家探索减贫之路、发展之路,实现创新、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表示,中国和中亚五国千年和睦,唇齿相依,安危与共,已成为并肩前行的命运共同体。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都将始终坚定支持中亚国家维护主权独立、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自主的中亚;坚定支持中亚国家保持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一个和平的中亚;坚定支持中亚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建设一个繁荣的中亚;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联合自强、互利共赢,建设一个合作的中亚。中方愿秉持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同中亚国家团结协作,携手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完善六国合作的四梁八柱。二是打造疫后复苏的强劲引擎。三是构筑地区和平的坚实堡垒。四是开辟人文交流的多元路径。五是凝聚全球治理的积极力量。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强调,中国发展振兴的步伐不会停止,对外合作的决心不会动摇,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维护者。一个发展繁荣的中国不仅是世界之福,也会给中亚国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各方在友好、相互尊重与信任、富有建设性和相互理解的氛围中,就如何落实各国元首在2022年1月25日举行的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所提倡议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发表联合声明,要点如下:

一、政治外交合作。
各方指出,本地区合作基于传统睦邻友好关系,持续呈现积极发展势头。各方愿继续互利合作,进一步拓展在政治对话、可持续发展、经贸、投资、金融、科技、交通运输、水电、信息技术、生态和人文及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关系。
各方认识到,充分发掘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合作潜力,以在本地区构建安全、互利、稳定和包容的伙伴关系,十分重要。
各方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认为其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支持哈萨克斯坦关于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朝着国际组织方向转型的倡议。
各方强调,打击任何形式的恐 怖主义、分 裂主义、极 端主义,打击非法贩 运毒 品、武 器弹 药、爆 炸物,打击跨 国有组织犯罪,保障国际信息安全,加强边界安全,共同打击非法移 民、贩 卖人口、洗 钱、经济犯罪和腐败,仍是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的优先任务。
各方表示,应警惕外部势力插手本地区事务,重申支持维护中国和中亚国家安全稳定的决心。

二、经贸投资合作。
各方指出,扩大相互贸易规模、构建商品流通网络、建立边贸中心、加强电子商务合作、保障“中国-中亚交通走廊”畅通至关重要。
各方注意到稳定可靠的能源供 应对贸易、工业发展、投资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各方强调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重要性,欢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
各方表示,愿加强产业、粮食安全、可再生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各方强调,有必要优化口岸功能,扩大各国间贸易规模,并指出共同参与和积极推动国际地区经贸物流项目的重要性。

三、交通物流合作。
各方认为,有必要视疫情形势发展采取措施,逐步恢复常态化互发签证,为人员往来提供便利;逐步有序恢复客运航班,加强货物运输和游客往来;组织货物多式联运,为中国与中亚邻国建立人畅其行的“快捷通道”和物畅其流的“绿色通道”,保障人员和货物的稳定流动。
各方强调加强中国同中亚国家互联互通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各方注意到实施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的意义,包括开展项目可研工作。各方表示,将共同维护亚欧贸易通道,支持中国-中亚、中欧班列发展,挖掘基础设施和运输组织保障潜力,合力促进双向物流畅通。

四、生态、环保、水资源和绿色发展合作。
各方指出,在环境保护、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荒漠化治理、土地退化、合理利用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冰川保护、核试验土地和铀矿场恢复等领域以及实施资源节约、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项目加强合作具有现实意义。
各方支持制定“绿色丝绸之路”方 案,加强可替代能源和专业人员培训领域投资与技术合作,实施绿色技术领域的地区计划和项目。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各方愿共同努力在相关领域完善长期互利合作机制。

五、高技术合作。
各方强调,应在“中国+中亚五国”IT产业园基础上建设“数 字丝绸之 路”,深化数 字经贸、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政务、区 块 链等高技术领域合作。
各方欢迎加强在高科技领域开展专家学者交流对话,深化创新合作。
各方强调,为应对新的国际信息安全挑战,有必要支持就构建和平、开放、安全、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开展合作,包括在《“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框架内开展合作。各方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建立平等、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六、旅游领域合作。
各方认为,旅游业是推动区域间合作实现革新和转型的关键一环,是经济发展、友谊、相互理解、创新和繁荣的传播者。
各方重申应保持密切合作,加强旅游交流,为旅游业安全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七、人文合作。
各方承认开展中国同中亚国家间文化对话的重要性,旨在造福中国和中亚人民。鼓励文化多样性、民 族和宗 教包容性,深化在音乐、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和图书馆等领域合作,促进民众间特别是青年间直接交流。

八、卫生领域合作。
各方为共同消除新冠肺炎影响,指出在卫生、流行病防控、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愿扩大上述合作。
为稳定本地区抗疫形势,战胜新冠疫情,中方、哈方愿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

笔者认为,值此世界面临百年大变局之际,建立健全“中国+中亚五国”会晤机制,有利于六方共同研究和讨论国际热点问题,并将进一步强化多边国际协作,为维护中国与中亚各国区域社会、政治、经贸、人文、和平、稳健发展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特赋《添声杨柳枝》为评为纪。
西域驼铃思古遥。
路漫迢。
鸳帏丝绸麝香缭。
酒醇宵。
春染胡杨开铁路。
商繁处。
和平发展睦邻潇。
亚欧桥。
——2022年6月1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