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井的故事
文/魏福堂
主播/京郊醉翁
在故乡,所有的旧时建筑都已焕然一新,一幢幢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楼房拔地而起,小街小巷都是水泥路。年轻人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故乡已变成他乡。唯一留下记忆的只有古井。这口古井不知道传了多少年代,已经成了人们记忆中的乡愁。
古井,位于村庄的西边,沿井口向下看,不知深井丈几许,但见水可映人天。井壁上经年不见阳光,碧苔上下丛生。古井周围红石序铺,不远处有几株木梓树,这就是故乡的一道风景线。曾记得,村里的大人小孩,一年四季都会在这里汇聚,小孩嬉戏玩乐,老人谈天说地,讲那过去的故事。夏天,人们更是有事没事都会汇聚到古井边乘凉。小木桶七上八下的提取古井里的水,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充当天热时的免费“冰棒”,成了村里人永远饮不尽的“大茶壶”,人们大口大口地享受古井给予的恩赐,顿时消除了劳累与烦恼。

前些年,离开村里到外地工作落户的家人,每年回来祭拜祖先的时候,都会到古井旁边,看一看古井的旧貌,尝一尝井水的甘甜,讲一讲那过去的往事。
如今,村里人都用上了自来水,不再去古井提水,在家里随时开关水龙头,方便快捷干净。但这古井便成了故乡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唯一的“历史文物”,多少年多少代,它给予人们的无私奉献,村里的老年人没有忘记,离乡的游子也永远不会忘记。
在“拆旧建新”的年代,古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人们便在它的四周砌起围墙,作为故乡古村的“历史文物”保护起来,供人们观赏,永久珍藏在人们心中。

古井,你把故乡的人和事,紧紧串联起来,作为前人对后人的教科书,不用文字记载,而用现场说话的回忆录,你是乡愁鲜活的话题,是唐朝宰相魏徵后人在这里居住过四百余年的见证。
古井啊!你像全村人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里人。从这里走出去的游子,每年都会回来看你,在古村留守的老人更会精心的呵护你,你已成为厚田魏氏村人的传家宝,教科书。
古井啊!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游子都想回来再饮一口你那甘甜的乳汁,永远不忘你的养育之恩。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掘井的先人。我们将时时刻刻、世世代代记住你——故乡那口永不枯竭的古井!
南昌县文广新旅局退休干部
2022年6月


主播简介:
张明(京郊醉翁)
1947年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入伍成为戈壁大漠上早期执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而守卫各自岗位的普通战士。现为航天老兵组成的胡杨魂艺术团团长。
数十年来,曾先后从事基层党的政治工作和计算机应用管理工作,并出任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专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主办有关计算机专业的报刊,多次参加我国自主品牌计算机研发的鉴定工作。
数十年来,作为散文诗歌写作编辑等文字工作和诵读的爱好者多次参加公益演出活动以及朗诵艺术培训工作。诵读作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以及当代刘绍棠、老舍、郭小川、贺敬之、艾青等著名作家诗文以及自撰作品【老枣树】【通惠河情缘】【天边那片胡杨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