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曰: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讼卦如果继续发展,就会由个人争讼到集体争讼,于是就出现了师卦。
师卦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地水师,坤上坎下。师卦上坤下坎,水在地下汇聚之象,正好对应师(众),表示君子容纳人民和畜养众人。师卦象征着广阔的大地集聚着众多的水。君子观此卦象,应该发扬厚德载物的精神,包容和畜养民众,动员众人以行险事,为兴师攻伐。《资治通鉴》中班超历任以后,任尚接任,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班超给的意见就是“容民畜众”。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丈人”在这里不是指岳父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老年人,德高望重的人,因为军队必须是正义之师,所以领导军队首先要“正”,最高统帅要德高望重,这样才会吉而没有灾祸。坚守正义和正道,才能师出有名。《孙子兵法》中讲到,作为将领要具备五种品德:智、信、仁、勇、严。孔子也说过“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是说统帅首先要刚强、守中道、顺应实事,行动就是指去打仗,虽然有危险,但能顺应天道,所以能化险为夷。我们在战场上、职场上、商场上都会遇到危险,这个险就是下卦的“坎”,坎指险。上面是坤卦,代表大地,坤卦讲的是顺应,所以统帅应该顺应民心,遵从民意,就是“以此毒天下”,民众才会服从,这样就是吉的又没有什么危险。
《杂卦传》中说:比乐师忧。师卦代表战争,战争必有忧患。君子应该效仿“大地蓄水”的道理,平时能够收容和蓄养百姓,在百姓中积蓄士兵的后备力量,以备战时之需。人们所说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也是这个道理。
师卦爻辞: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行军征战要守军纪,不守军纪,势必遭遇凶险。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德才兼备的人在部队中担任主帅,吉利,没有灾祸,君王三次下令嘉奖。
六三:师或舆尸,凶。
军队外出打仗,用车运送尸体回来,凶险。
六四:师左次,无咎。
战争中部队后撤,没有坏处。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打猎获取猎物,打仗抓获俘虏,没有灾祸。任命德才兼备的有经验的人作为部队的统帅,必将战无不胜,委任无德小人将运送着尸体大败而归,结果是凶险的。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国君颁布诏命,建立邦国,继承封邑,不要重用无德无才之人。
关于师卦,有一个打仗的曲折故事。
初六们很久没打仗懒散惯了,所以大人在出战前,开了战前动员会,颁布了严格的纪律。因为九二是个有名望的将军,处事公平做事中正,所以大家都很尊重他。战前的训练也效果不错,有点威武军队的样子了。六三是战争刚开始,就损失了不少。不是将军和军队不行。而是战争本身就是那么残酷。六四,大人为了修生养息,只能后退驻扎。此时只是暂时的平静。到了六五,后来皇宫中的领导用田里有禽兽搞破坏为理由,发号施令让年轻气盛的人统率军队,结果赢是赢了,但也赢得惨烈。打完仗班师回朝后,上六按功行赏,总结了打仗损失惨重的经验,对品德好又有功的人分封侯国,对一些品德不好的人赏点东西打发走了,不重用他们,以求国家安宁。
师卦的启示:
1、有需必然有讼,有讼必然有战,不可避免,君子要提前准备。
2、打仗不要一味往前冲,有时候后退也是重要的战术。
3、不懂实际情况的人不要随意指挥,否则损失惨重。
4、按功行赏,但勿用小人,才能长治久安。
圣人之用心良苦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不可不加以详察。
师卦卦辞,谈用兵行师的总体原则;初六爻告诫用兵行师之初,当慎始以律,慎始以兵法、军法;九二爻虽以军中将帅而言,更以六五君位为戒,军中将帅与君位,各当其位,为所当为,上下相应,阴阳和谐,处兵事以得中为吉;六三爻以军中不可有二主为戒,用兵行师,军权必须专制,号令必须统一,如若不然,舆尸竟道,母不及抱,子不遑苦,败国亡家,舆尸国殇为戒。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圣人先戒之以卦,再戒之以爻,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六,戒之再戒,戒之又戒,行师用兵者,生死存亡,不可不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