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放飞农业梦发展带动一方人
——记蒙城县道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总负责人葛维超

海子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在庄子故里蒙城,退役军人葛维超的创业故事广为流传,不仅激励了很多后来者,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后勤服务到现代农业,他立足长远、艰苦奋斗,带领一方人民发家致富。当过兵、扛过枪、做过政府工作,走过半生的他致力于农田,用一颗颗葡萄放飞梦想、眺望未来。葛维超,出生于1971年,现任蒙城县道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总负责人。
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是一座集教育培训、高科技种植、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精品水果批发、原浆葡萄酒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试验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成功举办的“葡萄节”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省级龙头企业。
2015年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2018年7月,被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评为全省优秀退役军人。在远方驰骋回故乡创业葛维超出生于马集镇鹤庵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尽管生活十分拮据,精神世界却很充盈,比起那些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他,性格中多了几分淳朴和率真,他对山那边的世界充满着向往。长大后,他在部队磨炼了三年,又在政府部门做了几年的接待工作,上进心十足的他在人生旅程的伊始阶段,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坚持,这些经历磨砺着他的意志、也丰富了他的人生履历,从家乡到远方,他在向往已久的外面世界里,用拼搏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2011年,葛维超筹资300万元,创建了安徽省宏源校园后勤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因时机把握精准,他的事业很快便步入正轨,公司立足于蒙城县,同时向周边市县辐射,短短三年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迅速布局安徽各地,员工也从无到有增加至500多人,葛维超提倡的优质服务在教育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继续发展好自己的服务事业时,他出乎意料的一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014年,他决心由服务行业转投农业,身边的人感到很纳闷:好好的校园后勤服务生意不做,为何要大手笔投资充满未知的农业呢?葛维超的回答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我搞现代农业,最大目的就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从长远来看,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也是大势所趋。”如果后勤服务行业是属于葛维超的远方,那么选择农业便是选择了心中那份浓厚的乡情。在远方驰骋,回故乡创业,不惑之年的葛维超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没有选择安逸,而是接受挑战、重新出发。他还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有为青年,当岁月的印迹爬上他的脸颊,不变的是内心深处的执着,改变的是更加宽广的心境。
发展生态农业共创美好未来
怀揣着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葛维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是一个极易受到天气影响的行业,需要绝对专业的技术和全身心的投入,而想要做到这两点,唯有不断地学习。作为一名“农业新人”,他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想要开展农业活动,必定要有充足的土地,思维活跃的他开始“招兵买马”流转土地,鉴于当地百姓存在“惜地”情结,他秉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开出每亩每年1000元的高价,同时,流转价格每5年调整一次,从岳坊镇姜饭棚村流转了1227亩土地。有了土地便有了种植经营的基础,葛维超说:“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要靠党富民政策的引领,也要靠科技创新的推动,惟有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才能给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让葛维超屹立于社会发展的前沿,他不断尝试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为发展生态农业夯实基础。为了保证道源葡萄的质量,葛维超设法引进了许多优质葡萄品种,如道源I号、夏黑、阳光玫瑰等,还聘请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和江苏省常州市葡萄种植高级农艺师进行全程技术服务。
在选种、种植、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注重品质管理,实现了“良种、良法、良态”的有机结合,确保了道源葡萄的品牌含金量。创业绝非易事,葛维超遇到的困难也不少。2018年1月突如其来的暴雪,葡萄运不出去大量滞留,损失上百万,连员工的工资也支付不起。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四处借款,免费为农户提供育苗,自己筹备工料为园区内的农户修建大棚,恢复生产。这种自然灾害多次发生,可他从未想过放弃,他动情地说道:“我们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来源基本都要靠葡萄种植,我有责任坚持做下去,再难都要鼓起勇气向前走,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继往开来诚信为本自力更生创新为先在葡萄种植上,葛维超坚持生态种植的方法,通过使用农家肥保证质量,葡萄的品质越来越好,上海等地的市场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为了继续打响生态葡萄的品牌,他开展了采摘生态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道源葡萄节”已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乡村游品牌活动。葛维超说:“我们的葡萄不仅面向上海,还面向北京、无锡、南京等地,未来还将继续开拓市场。据葛维超介绍,合作社种植的葡萄85%将作为新鲜水果进入市场,15%将被制造成葡萄干或葡萄酒等产品。
近年来,国家对酒类经营许可证的监管更加严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社的葡萄酒销售。可葛维超依然努力做好这一版块的相关工作,学习法国的酿造工艺,聘用专门的技术人员,保证了葡萄酒的品质。他说:“国家现在对农业的优惠政策有很多,有人看到这里面有利可图便开始做农业,这种行为是很不负责任的。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还得看自身的实力,国家政策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好葡萄是种出来的,好品质是管出来的,好品牌是创出来的。”葛维超说,道源葡萄品牌建设过程中,在选种、种植、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注重品质管理,实现“良种、良法、良态”有机结合,确保道源葡萄品牌含金量。道源葡萄究竟有多走俏?2016年,道源合作社与上海一级果品批发商签订了供售合同。
当年挂果的800亩优质精品葡萄,亩均纯利润7600元,年纯利润600多万元。同时,“道源100%原浆葡萄酒”和“道源逍遥游白兰地”正式上市。如今,道源合作社已打造成一个集农业科研、生态观光、鲜果采摘、精深加工、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葛维超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在用料上严格把关,真正实现纯天然种植。同时,继续开展农业旅游,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帮扶乡邻脱贫 爱心回报社会
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带动几百户当地老百姓参与农业种植,为其带来农业经济收入。
因疫情的影响,各个行业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作为企业带头人,葛维超首先是鼓足员工的信心,并承诺如若农产品销售不出去,合作社将不计成本,全部收购。这让很多农户心理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安全感。葛维超在疫情期间为政府捐赠酒精,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献出企业的微薄力量。
2020年疫情自武汉“引燃”全国后,各地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刚刚成熟的葡萄本可以赶个好市场,却遇到了意外,没办法对外运输销售。卖不出去,随时都会烂在地里,造成新的病虫害、污染环境,农户经济要受巨大损失,种植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葛维超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多方筹资500余万元,购遍全市销售的酒缸及酿酒的物料,收购农户葡萄。连续20多天,白天、黑夜两班倒轮流不休息,葛维超买来成车的方便面,与工人一起干,葡萄款当场现金结清。事后,他累得病倒了,一周时间才出院,但是他没有后悔。当面对农户的感谢,他只是淡淡地说:“老少爷们相信我,愿意跟着我干,个人受点损失是一时的,将来还可以再挣回来。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战胜困难才能走得长远”。截至目前,道源葡萄全产业链已解决800多人就业、3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姜饭棚村村民张华就是受益者的典型代表。
今年张华51岁,在道源合作社从事葡萄种植管理工作,月薪2400元。他说:“原来在外面打工,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没想到现在竟然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心里很踏实。”马集镇鹤庵村贫困户葛超维身患胃癌,家庭窘迫,承包30多亩地加入道源合作社种植葡萄,合作社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现在年收入达50余万元,如今不但脱贫,还做了致富带头人。
2016年7月,江西洪灾泛滥,社会各界志愿者奔赴救灾现场,身为一名老兵,得知原部队抗洪抢险在第一线上,决定亲赴江西九江为战士们送去20余万元的慰问品。合作社成立以来,不仅为抗疫救灾贡献力量,还坚持每年春节、“七一”、“八一”期间,看望慰问老党员、退役军人、贫困户50余人,先后资助65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捐献助学金48万元,帮助青年学子完成学业梦想。
为方便农产品销售,解决农户进出车辆问题,他又出资为农户园区修水泥路,路通了生意也更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未来征途还须夙兴夜寐,但依然坚信像葛维超这样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退役老兵,定会为乡村产业振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编:赵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