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昌:结缘文学抒写诗意人生
王有震 付蕊 赵世群
共产党员王世昌是驻马店市泌阳二高的教师,在倾力做好政教管理的基础上,16载业余时间投入文学创作收获颇丰。
王世昌1981年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双庙街乡的一个村庄。腊月底出生的他,在给家庭带来希望的同时,也让父母忧心忡忡,因为他的一根胳膊在出生时骨折,骨折处用竹板夹着,缠上绷带,母亲难过的哭了几天。
他小时候怕家中来客人,有几次客人来了就钻到桌子下面,他说现在想起来就想笑。孩童时代的他,还喜欢跟着母亲一块儿到地里采摘棉花,他说母亲就像一株棉花,自己是上面的一个棉桃,永远吸吮着母亲的恩养和阳光雨露。
随着时光的流逝,王世昌渐渐的长大了,上了小学,性格内向敏感的他,对自然和生活充满了疑问好奇。喜欢听老师讲名人和伟人的故事,他们如何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如何勇敢追梦。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村小学民办教师,就在他所上的村庄南边的小学任教,那时候学校订的有《少年文艺》,父亲就顺便的拿一本让他阅读,读的时间长了,就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个石子,一颗文学的种子在小小少年的心中萌发了。
上了初中以后,他开始在诗歌方面做些尝试,向文学刊物也投了一些稿件,但都石沉大海,没有音讯。但文学的幼苗并没有因此而枯萎,文学的梦想并没有泯灭。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收获,尽管这条路充满了崎岖与坎坷。
他读高中二年级时,有一次上作文课,夏老师在课堂上朗读了他写的《致香菇的赞歌》,说写的贴近生活,有诗歌味。得到鼓励,他更加有了信心,劲头更足了。
2006年8月,王世昌从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泌阳二高当教师。他工作上勤勤恳恳,尽心尽责,把学生看的高于一切。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职位高低,不在财富多少,不在名望大小,而在于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和对社会的奉献多少。
工作之余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笔耕不辍,在诗歌和散文方面进行尝试,创作了大量现代诗歌,《致青春》《诗意冬季》《徐志摩的康桥》《夏日的乐章》《日不落乡愁》《青花雨》《醉美盘古山》《倾诉》等作品陆续发表在《作家》微刊,及《中国诗歌网》《祖国文学》《北上广文学》《广州诗刊》《河南诗人》《河南文苑》《今日驻马店》《天中晚报客户端》《驻马店日报. 泌阳》《泌阳文学》《盘古诗韵》等媒体刊物。2015年9月他荣获“驻马店市优秀诗人”荣誉称号。
由于他在当地文学交流微信群中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被爱才如命的石浅老师发现看重,石浅老师领导的驻马店市女书艺术研究会下面准备成立一个文学社,想让王世昌去带个头。
2018年底,应石浅老师邀约,到驻马店黄淮学院音乐文艺演播厅参加了“ 迎新年暨中国第四届女书展获奖作者颁奖晚会 ”,他创作的几幅楹联被作为会场标语使用。他听石老师讲述了女书历史,并亲身感受了女书文化的魅力。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妇女专用文字,发源于湖南江永及其周边地域,几近失传,后经抢救重现生命力。女书被专家誉为“世界文化奇观、妇女文化奇观、中国文化奇观”。
在石老师的鼓励下,他为天中女书创作了《神秘女书惊天地》《天中女书之歌》《黄淮女书之歌》《女书情歌》《邂逅女书》《聆听女书花开之声》等现代诗歌,其中《神秘女书惊天地》在多个晚会现场诵读,好评如潮,掌声阵阵。
《天中女书之歌》后被名家谱曲,请专业歌者演唱,配乐制作成歌曲唱片。在担任驻马店市女书艺术研究会博雅文学社社长期间,他创办了文学社微信公众号《天中女书博雅文学社》,组织会员们进行采风创作,培养了一批作者。
天道酬勤。王世昌先后被吸收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诗词学会理事、泌阳县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
王世昌孝敬老人,热爱家庭。2015年母亲的猝然长逝,让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让他感到无限的痛苦,曾写《菠菜汤面》纪念母亲,他在文章中写道:“ 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谈不上优秀聪慧,甚至有些憨厚笨拙,但她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和睦乡邻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一生学习的。”颂扬了母亲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妇女的勤劳和美德。
梦想是美好的,但追逐梦想的过程更加美好,更加让人心动。在文学的长途跋涉中,王世昌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