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老师:万斌,网名我是疯子,江西南昌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青年楹联研究会常务理事、南昌诗词学会会员、联都论坛顾问、中青诗联网管理员。曾获得山西电视台全国首届对联高手电视大赛优秀奖、诗兴开封海内外九九诗才中秋快诗大赛第22名、长沙县全国法治征联一等奖、苏东坡故居诗词全国大赛二等奖、惠州市首届反腐倡廉微小说三等奖。参加对联、诗文楹联大赛获奖数百次,作品亦被全国多处景区镌刻悬挂。曾获2014年、2016年、2017年、2019年“中国对联创作奖”,作品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我是疯子,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

20203月18日(星期三)
出对:雪莲绽放天山上【疯子】
应对:海燕飞翔风雨中【吴建华】
疯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战争题材的黑白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由于疯子父亲甚爱,几乎每天必看抗日电影,跟在一旁,多少耳濡目染。如《闪闪红星》、《地道战》、《英雄儿女》、《鸡毛信》、《铁道游击队》......这些动人心魄的影片,无论是插曲还是台词,都值得反复咀嚼。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辉煌今天。当代人,应忆苦思甜,不忘先辈,勇于继承优良的革命奋斗精神。出句很直白,就是赞扬雪莲精神。身处严寒,任风雪摧残,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强不屈地绽放自己的光华,冰天雪地并不能击垮内心的刚毅。雪莲是如此的圣洁,在剧中既象征着无瑕的爱情,又象征着不畏强权的血性和斗志。而下联如出一辙,《海燕》是高尔基的名篇,创作背景也是革命斗争,可谓同弦同调。海燕面对波涛汹涌的海浪,面对狂风暴雨的阴霾,以勇敢之心而奋起搏击,终乘风破浪,迎来曙光。上下联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通过借景而深入地传达内涵精神。乍看“风雨”对不上“天山”,一个并列,一个偏正,然“风雨”除了风和雨之外,还有逆境的意思,这里“借意成对”,算是巧思。祝贺【吴建华】老师,又进一分。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出对:博雅山中,拾得朦胧句【疯子】
应对:采薇垄上,吟成缱绻诗【黄老师】
疯评:《博雅》乃训诂名作。《采薇》乃诗经名篇,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更是千古传唱,写景而记时,抒情而伤怀,将深邃缠绵的情思寄于人生的思考。其实这里不用过分追求书名专有词入对。上联中第一分句,大部分人都理解成山名,中国没有“博雅山”的。此处,博,形容词动用,通彻地领悟或彻底地了解。“拾得”也不是高僧法号,虽然大家误认为:山即寒山,拾得亦是拾得禅师,此处就是个单纯的动补结构词,不必复杂化。为何有“朦胧句”?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见云遮月可朦胧,烟环雾绕可朦胧,层林蔽日亦可朦胧。“拾得”含偶得,需要一些机缘。本论道山中,忽眼前胜景别开,幻境丛生,故显“朦胧”。寻景而去,步至“垄上”,路见野菜,故而引出下联之情境。“薇”即野豆,联者见物遂有感而发,“采薇”何其辛苦,亦如《采薇》篇中所表达的从军之苦;“采薇”何其辛酸,亦如将士返乡迫切思归之情。缱绻者,情深也,与“朦胧”一词相属极工。睹物而思乡,引典自然无痕。【黄老师】此比既对上了篇名,也对上了意境,远超出句,实属难得,列首席无疑。


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
出对:一叶孤舟,半个蓑衣客【疯子】
应对:千山独影,满江冰雪图【长空】
疯评:这两句摆在一起,就忍不住要吟上一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此联一释,似乎不需要其他的文字来附会。写落寞,写孤独,写凄冷,写清高,以多衬少,有千山却无一人,有满江却无二舟。“一”、“孤”、“半”,皆是寡意,置身万寂之中,就连鼻息都显得默然,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雪包裹着,纷纷扬扬,一客独影成钓,此时想必钓的不是鱼,更多的是一种与世隔绝和自我相处的心境吧。看了大家的对句,这里简单聊几句【重字】相关的话。例如:【一双客鸟,数声杜宇愁。(马大姐)】此联“一”,与上联“一”位置相同,算规则重字,属同位重字,不违律。但是,此法虚词类相对用得较多,一般短联还是要慎重;再例:【半江烟雨,一腔赤子情(时月)】此联“半”与“一”,两字位置与上联相互调换,也是规则重字,属等位重字,亦不违律。其他情况出现重复字,都属于不规则重字,那便犯了对联大忌,一般不提倡,除非你已达化境。其他对句也有不少亮点,如【两行对句,满屏烧脑人(田常胜)】与【两行对句,千般雨巷缘。(黄老师)】,此处“对”字借得很漂亮,而且两句颇写实。来雨巷,相识就是一种缘分,每日一对,确实要下点功夫,能百里挑一的,都是高手。其实,不是我在考大家,而是大家在无形之中让我得以进步,感谢诸位贤
师。祝贺【长空】老师,这回可以自题自书了


书法老师个人简介
胡光华,字修竹,号芦江布衣,墨白,浙江宁波人。粗通文墨,略窥诗词。
赵锐金:号鹰击长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协会会员,襄阳作协会员、书协会员,襄阳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枣阳老年书画协会秘书长。书法、诗词作品先后被选入十几部著作,个人业绩先后被载入《大地之子》等多部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