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藏南游牧的地方
文/无花果
晨雾朦朦,一群牦牛疾步行走,有的驮着行李帐篷
这里已不见风吹草低,只有遍布浅色的绿地,偶见湖水碧碧,小溪蜿蜒。
晨雾渐渐褪去,白色的羊群撒遍草地,时而撒蹄欢奔在水边,时而穿行群山连绵的峡谷,像一串串珍珠给沉静的山峰镶上纯洁的花边。

牧民有的骑马控制羊群,有的提着挤奶的桶儿,母亲将婴儿抱在怀里,或是背在背上,大些的孩子和父亲同骑马上。

歌声在我耳畔响起—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着你去看草原。
我看到藏南独特的风景,勤劳朴实的牧民,敬慕他们的粗旷豪放,也流连那山雄水秀的风光,感谢他们的奉献。
我也有个疑问:牧民的孩子现在怎样上学?他们的老师是什么模样,他们的学校在哪里?

我看到一位骑士,他戴着常见的藏民帽,穿的却是一套职业装。路上的牧民向他问好,他出进在牧民的帐篷,帐篷里传来问候和笑声,他和牧民亲热有加。
兰永杰,一个出生在大山的儿子,却成为牧民孩子的教师,他向牧民宣传九年制义务教育,将中央扶贫的政策细细地讲解传达。

他深入了解每一个牧民孩子的家庭状况,劝家长把学生都送到寄宿的学校,他关心单亲家庭的孩子,辅导他们的心理,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他带领一群爱心满满的教师,精心管理学校,让孩子学知识,有纪律懂礼貌,还有高远的志向。

他节假日走访,课余辅导,循循善诱特殊的孩子展翅飞翔。
他举办特种兴趣班,教孩子吹葫芦丝,听民乐欣赏,让藏民
孩子个性张扬,将能歌善舞的特长施展。

他有一副好嗓音,会写词能谱曲,可他放弃炫耀的光彩,不
求明星的张扬,他躬耕于三尺讲台,用心让含苞的花蕾绽开。
他带领一群朝气蓬勃的教师,让一群群雛鹰展翅而翔。

他以此为荣,以此为傲,甘愿终身依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他像领头的鸿雁,他是玛曲灯塔上那束最亮的光!

我想用白云织成哈达,请风儿带到玛曲学校,献给辛苦的老师:谢谢你们!献给兰校长:你真棒!让风儿祝福孩子:向着理想,展开翅膀,祖国的蓝天任你飞翔!
(玛曲,藏语是黄河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