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故事
作者:弓春怀
父亲弓发明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先后担任繁峙县农业银行沙河、大营、城关营业所主任、行长,在全县每年一届的物资文化技术交流大会摔跤比赛中连续两年夺得冠军,成为“挠羊汉”。繁峙和代县合并后,父亲任两县的手工业管理(二轻)局主任,母亲常如婵在县印刷厂工作,他们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满腔热血地奉献着,那时候的姐姐春芳梳着“篙天游”,穿着小花裙,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六十年代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县第一个带头实行“六二压”,将母亲、姐姐、哥哥从非农户转到农村成为农户,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无疑是断了后路,生活没有了保障。35岁,父亲到茶铺公社任主任,一年后任书记,在尖山村开山造梯田,修路搞农田基本建设,深入百姓家中吃派饭,调查研究山坡种植养殖发展农牧业,建起忻州地区第一个马场,发展了当地畜牧业。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遭到学校里的红卫兵批斗,大字报贴满大街小巷、小字报铺满床上床下,实在无法承受的父亲在经历了又一次批斗后,一个人连夜从茶铺公社驻地冒雪翻山到了五台山龙泉寺与方丈成为挚友,研究周易国学,避难数月。43岁到岩头公社任书记,把地主大院改为公社办公驻地,保护了秘魔寺古建筑群,后来建起石莹石矿,买了四辆小四轮拉石料到下社火车站加工,为集体积累资金8万元,在非常时期为老百姓免受灾荒度过了难关。七十年代,省委在昔阳县大寨召开现场会,父亲作为代表参加,与副总理陈永贵、省委书记王谦合影,归来后带领公社社员热火朝天、战天斗地修建大寨田。隆冬时节在训练场手把手指导民兵打靶集训,在县上力拔头筹,成为民兵训练的典型。七六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父亲主持公社大会带领全体社员、师生默哀鞠躬,三年级的我带着弟弟参加默哀,心里想毛主席万岁,怎么不到一百岁就去世了呢?七八年父亲上任物资局局长前夕,岩头公社驻地河西、河东、新村三村百名乡亲拿着葫芦、豆角、红薯、土特产,男女老幼自觉排列,欢送着即将赴任的我们全家,而父亲恋恋不舍、满含热泪,不忍离去。为了老革命残废军人买不上木材做寿材,坚持原则的父亲破例给予解决,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利送烟送酒遭到父亲的严厉拒绝。八〇年县委点名父亲出马亲力协调繁峙、五台林权争议,达到了两县群众的满意。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父亲与老百长久生活在一起,凭着多年来掌握的一手针灸、裁缝、烹饪、油漆的爱好,为老百姓扎针看病、裁制羊皮袄、结婚下厨掌勺、为老乡漆家具。在那个时代,父亲的一个补了又补的破皮箱,是他的宝疙瘩,好奇的我们在父亲不注意的时候,打开看个究竟,原来里面放着的是一个针灸筒、两把月牙形羊皮刀和纸样图、一个果树剪刀,一本磨损发黄的李时珍《本草纲目》。父亲就是用这些“宝贝”为乡亲们服务,与老百姓形成了一种长久与共、血浓于水的感情。多少年过去了,我与哥哥、兄弟曾经三次回到父亲工作多年的岩头故里,寻找父亲的踪迹,十里八村的老人们没有忘怀,翘起大拇指:“弓发明,好样的!他是我们老百姓的活菩萨”。至今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在从小的记忆中难以忘怀,父亲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与老百姓结下的深厚情谊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作者:弓春怀,男,1967年11月生,山西省原平市人,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专家级职业经理人。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纪委书记、调研员。代表作品有《抗战烽火铸党魂》《太行丰碑晋丰路》《考古学家的未了情》《民生县长弓升高》等。联系方式:18039189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