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学诗札记(1041一1050)
童年学诗札记(1041)浮躁和浅薄的人,不可能写出好诗。
童年学诗札记(1042)有所为有所不为。老祖宗教导我们的这句极富营养和智性的话,怎么有些诗人就是听不进去呢?!
童年学诗札记(1043)但凡没有点到诗的穴位的所谓"诗评"都是扯淡。

童年学诗札记(1044)诗往往就潜伏在我们自以为是的观念与感觉的缝隙里。
童年学诗札记(1045)想让诗真正鲜活灵动,除了依托卓尔不凡的感觉,可能就是神袛般的超感觉了。
童年学诗札记(1046)整天祈盼内心强大的人,百分之一百零一属于内心羸弱者。指望这种人搞文艺创作,除非海水变红。

童年学诗札记(1047)白描不“白”,尽管乍看上去几乎无色无彩,但是我却分明聆听到诸多飞动着的“水墨丹青”。我经常诘问自已:你写的这些白话汉字真的能叫“白描”艺术吗?赶紧洗洗睡吧,别再丢人了行不?!
童年学诗札记(1048)诗人一旦心甘情愿地自囚于某种思维定势(无论这种思维多么艺术),意味着他作为诗人,其生命力已枯竭殆尽。
童年学诗札记(1049) 是否能抵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对于诗人,恐怕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

童年学诗札记(1050)关于美,我的理解是:美是融存在、感觉、情趣、理想、经验、认知、神祇及创造于一体的集和体。她是一种神赐的可感知的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