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随 笔
汤 苏 文
时光荏苒,只一瞬间,“林花谢了春红”,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温情的春天就倏然远去了,伴随着初夏的灼热,端午节就像个活蹦乱跳的顽童欢快奔来,我的心中躁动不已又有些感慨万千,也许是怀念那份粽叶飘香的美妙,也许是难忘记忆深处那串书香历史,抑或是萦绕在心头的一种美丽乡愁......
儿时的端午节满载的是童真童趣,伴着欢声笑语,粽叶飘香成为我最深最有味道的回忆,那时对端午节的直观感受就是喜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家乡还是异常贫穷落后的,每当这样的时候,平凡的生活里就涌出了一份喜庆的气息,这通过母亲过节之前的那番忙碌和过节时的讲究可以得到证明,这时候,麦子新熟,油菜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母亲会在这样的时候早早准备,以便在端午节这天给我们做出许多好吃的来,许多年份,我们都可以吃上奇特的三角型食物粽子。端午节插艾,说是避邪,其实也是祈求一种平安和吉祥吧。中午需要躲午,即使再忙,勤劳的母亲这天中午是不会出门的。这样的时候,我还有一种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过完端午,一个繁忙而热闹的盛夏就要开始了。
后来对端午节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香喷喷的粽子上了,我了解了屈原,懂得了这位爱国诗人壮志未酬的无限哀思忧愁,他把对国家的爱和恨都倒入了汨罗江,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人们为了缅怀他,以粽子寄思,以划龙船追思纪念。我还知道了白娘子,我开始对雄黄酒有了恨意,我对许仙和白娘子这段美好姻缘的消逝而嘘叹不已。我也听说了伍子胥和曹娥,忠臣和孝女的故事同样被人们由衷地传颂。端午节属于五月的节日,五月是收获的季节,小麦、油菜正黄正熟,收获的喜悦荡漾在人们的心头;五月又是希望的季节,秧苗疯长,赶趟儿似的一天一个样,而莘莘学子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准备决战高考,飘香的梦想在心灵的海洋里扬帆起航。
进入到物质丰富的时代之后,撇开浮华,我总觉得少了许多从前的滋味,少了些许浸泡在岁月里的芳香绵长,虽然花钱就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精美食品,但我们却再也无法吃出母亲的味道。倒是那些菖蒲艾草,还是那么芳香,还是那么充满了泥土的气息。我忽然觉得,即使社会再进步、再发达,我们的内心还必须要从土地中,从自然中撷取精神充盈的食粮,这也许就是时下所说的“接地气”吧!端午节年年还会如期而至,可那令我神往,令我魂牵梦绕的儿时的端午节,只能尘封在我那遥远的记忆中了。
不过好在人类心灵的感应和对美的追求始终能够一致,过节其实是“绵延一种活着的方式”,而国家已正式将端午节确定为法定假日,这充分说明端午节也如同其他传统的节日一样,也是以情为纽带,展示了浓浓的乡情、亲情或爱情,显示了团结向上的力量。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和习惯,在传统的节日里享受和感悟,能让人的心灵变得温柔湿润,能让人们的幸福感随着岁月春暖花开。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载体,而这种饱含着丰富厚重的文化精髓,也正是中华民族前进航程中的灯塔。
汤苏文,男,网名万水,安徽庐江人,文学爱好者,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2001年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
